当前位置: 首页 > 网宣 > 抗战信物·时空对话| “中医司令”吕炳奎:既为良相,亦为良医

抗战信物·时空对话| “中医司令”吕炳奎:既为良相,亦为良医

2025-08-28 00:08:09来源:荔枝新闻


【编者按】

在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不分阶层、不分职业,众志成城,共御外敌。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文艺宣传的阵地,从物资保障的后方到秘密情报的战线,万千力量汇聚成不可阻挡的民族洪流。历经岁月洗礼而留存至今的抗战信物,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精神的传递者。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荔枝新闻推出《抗战信物·时空对话》系列报道,以“信物”为媒,邀请当代青年与抗战亲历者的后人展开对话,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探寻跨越时代的青春信念。

建校70周年的一台话剧,让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马天翔认识了“中医司令”吕炳奎。他既是学校的奠基人之一,又是一位抗战英雄,24岁就组建起了一支民间抗日武装。在那个民族危亡的年代里,他经历了怎样的淬炼?带着疑问,马天翔前往上海嘉定,跟随吕炳奎的小儿子吕嘉卫寻访他弃医从戎的故事。


青年时期的吕炳奎 受访者供图

“我爸曾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抗战爆发后揭竿而起,1938年创建杨甸自卫队,很快升级成了外冈游击队。”在由自家老宅改造的纪念馆里,吕嘉卫一边看着老照片,一边向马天翔回忆,父亲吕炳奎年幼时得过一次重病,幸得一位走方郎中医治才救回一条命,自此对学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毕业后便拜在了当地名医汪志仁的门下,随师5年,20岁时开始行医。

为了方便医治穷困病人,吕炳奎专门在一间药铺挂账,买不起药的病人就会去那里取药。“我祖父告诫我,开馆行医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方便大家。”吕炳奎在晚年的一份回忆录里写道。正是这份医者仁心让他很快在嘉定西的几个乡镇名声大振。


日军扫荡上海南翔地区 上海嘉定档案馆供图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三个月后嘉定全境沦陷,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这片土地的宁静。兵败之后,吕炳奎的父亲吕爱生被溃军拉去摇船,因劳累过度死在了阳澄湖畔。“国仇家恨下,他跟过去的生活决裂,走向抗日。”吕嘉卫说。

很快,嘉定望仙桥乡传开一件稀罕事,曾经把脉问诊的吕先生开始带着乡亲们端起枪杆子了。在母亲的支持下,吕炳奎典屋当田,先后购买了十多支步枪。百姓们将战场上散落的枪支拾回家以求自保,碰到地方势力和土匪上门收枪的,只要说一句“是吕先生存放在我这的”,对方就不收了。

打土匪、捉汉奸,火烧敌机、伏击日军汽艇……成立没多久的外冈游击队,名声一度传至上海近郊,百姓盛传“嘉定城外出了一支真正抗日锄奸的游击队”。到1938年淞沪会战爆发一周年时,吕炳奎的部队已有500人了。


外冈游击队部分队员合影 受访者供图

1939年7月,在嘉定徐行的八字桥一带,吕炳奎带领部队配合“江抗”部队主力痛击日军,毙敌8人伤11人,这也是他与日军正面交火的第一战。“这一仗从中午打到了下午,最后日军灰溜溜地逃回城里去了。”嘉定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地方史专家陶继明说,“这一仗打得英勇,而且影响非常大,好多上海市的工人、青年学生听到消息后,都到这一带来加入抗日队伍。”

行军打仗途中,吕炳奎也始终不忘给乡亲们看诊。1941年他带领八百人的浦东部队去浙东开辟根据地,一次与日军、伪军作战期间,流感爆发,敌方和我军“全失去了战斗力,我父亲开出药方,很快我军将士痊愈并前往伪军驻地,将他们的武器尽数收缴,还教育他们别助纣为虐。”一下子,吕炳奎“中医司令”的名号就此传开了。


《血战大渔岛》 浙江省档案馆藏

在吕嘉卫的记忆中,父亲鲜少主动提起战争年代的经历,很多故事都是他自己慢慢发掘出来的。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小时候常常翻看的一本出版于1945年的木刻连环画《血战大渔岛》,面对八倍多的日伪军,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海防大队第一中队64名将士苦战孤岛,浴血奋战7个多小时,毙伤日伪军70余人,书写下“海上狼牙山”的壮烈篇章。

当时为了开辟海上抗日游击根据地,时任海防大队政委的吕炳奎和大队长张大鹏决定选择大鱼山岛作为进军舟山群岛的跳板,并由海防大队第一中队的将士们登岛,由于汉奸告密,发生了那场惨烈的战斗。“三十七个海上英雄的血,洒遍了大渔岛,这血迹是永远不会毁灭的。”这是吕炳奎写在《血战大渔岛》序言的一段话,也是他心里抹不去的痛。多年后,大鱼山岛上竖立起烈士纪念碑,吕炳奎在纪念碑底座郑重写下:“大鱼山战斗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吕炳奎晚年坐诊把脉 受访者供图

抗战时期,他是烽火仁医;和平年代,他又挑起了振兴中医事业的担子。1954年出任江苏省卫生厅厅长后,吕炳奎积极主持创办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开设全国首个中医师资培训班,组织编纂了27种中医教材,建立起新中国中医高等教育体系;筹建中医院,为中医医疗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退休后的吕炳奎,依然心系中医事业,创办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为中医界培养了三万多名优秀人才。

“中医的理想是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用药如用兵,这两个中医追求的理想状态也可以说是我父亲一生的写照。”吕嘉卫说。


来源:荔枝新闻
初审:
侯四聪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即刻删除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