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在广袤乡土育出最美的花——记延边州优秀教师、图们市凉水初级中学政教主任林莹

在广袤乡土育出最美的花——记延边州优秀教师、图们市凉水初级中学政教主任林莹

2025-09-18 08:34:42来源:延边新闻网

在图们市凉水镇,有一位教师,18年来如园丁般深深扎根乡村教育的土壤,以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滋养着每一颗渴望成长的心灵,培育出一朵朵“最美的花”。她就是图们市凉水初级中学政教主任、七年一班班主任林莹。

自2007年8月踏上三尺讲台以来,林莹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这片土地与这里的孩子们。18载春秋流转,她从青涩走向成熟,从坚守步入深耕,以教育者的责任和党员的忠诚,写下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育人故事。

初到凉水中学时,当地教育环境十分艰苦。崎岖不平的上学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山路旁还时有落石危险。然而,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和与生俱来的乐观坚韧,深深打动了她。“我愿做沃土,静待冰凌花绽放。”这是她当年许下的诺言,也时刻警醒着她,面对再艰难的环境,都不能退缩。从此,无论风雨、寒暑,她坚持每天提前到校,确保准时站在讲台上,不让孩子的学习因自己路途艰难而耽误。

2008年,林莹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她深知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始终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她精心组织各类校内外活动,用心捕捉每个孩子的兴趣特长与发展潜力,为他们绘制个性化的成长蓝图。

伴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凉水镇的教育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整的水泥路直通校门,危险路段装上了坚固护栏,校园里鲜花簇拥,教室宽敞明亮。林莹亲眼见证了这场变革,这些变化不仅改善了办学条件,更坚定了她扎根乡村教育的决心。她常说:“是党的好政策改变了乡村教育的面貌,我更应该在这里守护孩子们的梦想。”

在多年的乡村教学实践中,林莹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究。“双减”政策实施后,她深入研究分层作业设计,相关论文在专业期刊发表;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她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同行分享交流;她还主持开展了农村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感受到学习的温暖与成就感。

在班级管理方面,林莹践行“润心教育”理念,精心策划“班级建设”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共同设计班徽、制定班规、凝练班训等“班级建设”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针对学校随迁子女和留守学生比例较高的实际情况,她着重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将教育实践中积累的典型个案与有效做法系统总结,形成了《“润心教育”的实践与探究》《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转化策略实践案例》《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案例分析》等多项研究成果,为乡村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林莹还善于挖掘乡土资源,创新性开展了智慧农业与特色产业研学活动,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带领学生开展“小菜园”项目式学习,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农耕实践。从翻土播种到田间管理,她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探索研究,相关实践案例荣获吉林省STEM教育案例一等奖,为学校特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林莹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在图们市创新教育成果展上,由她指导的“水培与土培葱对比实验”“废弃餐筷搭建小木屋”“智能房屋模型制作”等项目取得优异成绩。这些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成长、在实践中建立自信。

回首18年的教职生涯,从尘土飞扬的上学路到鲜花满途的校园,从初登讲台的忐忑不安到如今深耕教育的坚定从容,乡村教育的图景日益美好,而林莹作为乡村教师和共产党员的赤诚初心始终未变。如今,她依然每天迎着朝阳站在校门口,用微笑迎接每一个孩子;依然在夜深人静时伏案备课,精心打磨每一堂课;依然奔波在家访的路上,将爱的阳光洒进每个学生的心田。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守望,我愿做一名默默耕耘的园丁,用爱与智慧浇灌每一株幼苗,静待它们绚烂绽放。”林莹的话语,朴素而坚定。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爱丽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
齐艳红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