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黄金菌”长成亿元大产业——和龙桑黄产业跃迁之路
桑黄,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真菌,素有“森林黄金”之美称。
在长白山腹地,和龙市正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笔,悄然书写着一部关于“森林黄金”的发展史诗。从零散试种到成长为全国最大的桑黄段木栽培主产区,从深藏深山的珍品到带动百姓增收的富民产业,和龙市用十余年时间,将一朵古老的药用菌培育成产值超亿元、占全国产量近80%的县域支柱产业,成为延边州乃至吉林省乡村振兴的一张亮眼名片。
千年药菌与现代产业的交融
桑黄在我国的药用历史已超过2000年,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关于它的记载。现代研究表明,桑黄具有增强免疫力、辅助抗肿瘤、抗氧化等功效,因此被誉为“真菌之王”。
坐落于长白山腹地的和龙市,地处北纬42°“黄金生态带”。这里气候冷凉,森林覆盖率高达9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孕育野生桑黄的沃土。
为推动桑黄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多年来,和龙市积极搭建科研合作平台——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团队深度合作,并联合延边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集中力量攻克菌种培育、仿野生栽培等关键技术难题。最终,团队成功选育出适合长白山气候的道地桑黄菌种“吉黄一号”,并构建起从菌种研发到产品加工的全套标准化生产体系。
截至目前,和龙桑黄产业已形成“科研—菌种—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格局,全市桑黄种植大棚达2000栋,种植面积超130公顷,年产桑黄150吨,总产量占全国近80%,产业产值突破2亿元。
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离不开完善的产业体系支撑。和龙市创新构建“政府扶持、龙头运作、规模发展、联农带农”的融合发展模式,专门成立桑黄特产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产业规划、资金投入、技术推广等工作。2018年以来,和龙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2亿元,其中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桑黄产业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和龙市已形成以八家子镇为核心,贯通“平岗平原”15个行政村的桑黄产业集群,先后获批“长白山桑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吉林省桑黄之乡”等称号,成为全国桑黄产业的核心高地,有效带动了全省乃至全国桑黄产业的发展。
一朵桑黄带动一方致富
桑黄产业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较长的生长周期和精细化管理需求,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稳定的就业岗位,成为百姓家门口的“致富引擎”。
八家子镇南沟村村民吕文芳,是桑黄产业带动增收的直接受益者。“过去家里条件不好,连件新衣服都不舍得买,一件衣服能穿好几年。现在好了,在桑黄基地务工,月收入能增加3000多元,生活品质明显提高了!”吕文芳告诉记者,如今她不仅通过务工实现了增收,还在基地系统学习了桑黄种植管理技术,现在自己也尝试开展小规模桑黄种植。“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越过越有盼头了。”她的话语里满是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样的致富故事在和龙市的乡村大地上不断上演。为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和龙市创新推行“企业+基地+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生产托管+集体经济”“订单农业+技术指导”等多元化方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为农户提供菌种供应、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全流程服务,将农户紧密嵌入桑黄产业链条,确保其获得稳定收益。凭借桑黄产业的突出贡献,八家子镇荣获国家级“产业强镇”称号,走出了一条“小桑黄撬动大产业”的富民兴镇之路。
不仅如此,和龙市还重点扶持吉林桑黄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产业“领头雁”,培育出“黄之皇”“林珍源”等知名桑黄品牌,帮助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开发出桑黄酒、桑黄茶、桑黄超微粉、固体饮料、压片糖果、冻干系列等多元化产品,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帮扶产业园,使之成为助力乡村产业升级、农民稳定增收的“助推器”。
科技赋能“黄金菌”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桑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和龙市深谙此理,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与吉林农业大学联合创建“和龙桑黄科技小院”,吸引博士生、硕士生长期驻点开展科研工作,重点攻关种质资源鉴定、新品种选育、精深产品研发等关键课题。截至目前,科技小院已累计培训农民超500人次,广泛推广桑黄标准化生产技术,辐射带动超130公顷桑黄种植基地实现规范化管理。
走进吉林黄之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全速运转,一朵朵新鲜桑黄经过清洗、烘干、粉碎、提纯等多道工序,被加工成桑黄冻干粉、桑黄茶等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得益于科技的加持,我们的桑黄冻干粉提取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生产的桑黄产品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食品交易博览会金奖、广州国际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金奖、第九届中国昆明国际大健康暨养生养老产业博览会“药食同源优质产品奖”,并成功与韩国正官庄、杭州胡庆余堂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合作,产品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多年来,和龙桑黄产业累计获得5项专利、7项科技成果,开发出桑黄药膳9个系列35个品种。同时,和龙市积极推动桑黄产业标准化建设,成功助推桑黄纳入《吉林省中药材标准》《中药炮制规范》《吉林省食品安全目录》;主导制定的《桑黄等级规格标准》成为行业公认准则,和龙市也被选定为国家桑黄行业标准样品采集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提升了和龙桑黄在全国产业发展中的话语权。
9月24日至26日,以“和龙桑黄,世界的桑黄”为主题的2025长白山(和龙)桑黄产业大会在和龙市举行。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代表汇聚于此,围绕桑黄产业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议题深入交流,共同擘画桑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乘着产业大会的东风,和龙桑黄也将开启一段新的发展传奇。
一朵古菌,十年耕耘。和龙桑黄的故事,是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典范,是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实践,更是延边立足生态、挖掘特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在这片黑土地上,桑黄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金色光芒。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栋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