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村用“软黄金”敲开致富门
水蛭,俗称蚂蟥,因嗜吸人畜血液令人谈之色变。如今,在安图县明月镇福利村,以水蛭养殖为核心的中药材养殖产业正稳步推进,以其高附加值和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成为当地致富的“软黄金”,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新路径。

水蛭作为传统中药材,其体内提取的水蛭素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市场需求旺盛。据福利村水产养殖研发基地负责人符海楠介绍,水蛭养殖周期通常为3至4个月,对水体、温度要求严格,还需要定时投喂活体螺蛳。养殖初期,由于技术不成熟,水蛭存活率低。为此,她四处求学,反复试验,逐步攻克难题。随着技术日益成熟,水蛭养殖也逐步走上正轨,基地还与医药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了水蛭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目前,基地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共有40个养殖池,年养殖水蛭50万尾,按当前市价估算年销售额可达60万元。
水蛭养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基地已为20余名村民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带动增收8万余元。“每天按小时结算,一个小时20元,不忙的时候过来挣点钱,可以增加不少收入。”村民庄久梅笑着说。看到水蛭养殖的良好效益,福利村驻村工作队计划在全村开展意愿调研,为有意向的农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推动产业入户,助农增收。随着水蛭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会有更多村民搭上增收“快车”,为推动强村富民、助力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董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