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越种劲越足——解码安图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丰收密码
秋阳明媚,正是丰收好时节。每天,长白山麓晨雾未散,安图县广袤的田野便已热闹起来。
大型联合收割机轰鸣穿梭,金黄的玉米穗卷入机腹,秸秆粉碎还田化作泥土芬芳;农家院落里,村民们忙着晾晒新粮,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幅动人的秋收图景,是这片黑土地上的年度盛事,也是安图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安图县锚定战略核心,从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科技赋能等方面精准施策,既筑牢了粮食安全根基,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藏粮于地”,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稳产田”。自2019年起,安图县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22.03万亩,覆盖全县8个乡镇75个行政村;805个涵洞、19座农桥、97公里沟渠串联起昔日零散的“巴掌田”“望天田”,让“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从蓝图变为现实。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直接带来了机械化耕作效率的提升,让种植成本下降,农民的“钱袋子”随“粮仓子”一起鼓了起来。
与此同时,对黑土地的“滋养”与守护持续加码。2024年,安图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7%,13.48万吨秸秆通过肥料化、饲料化等途径“反哺”土地,持续改善地力,为粮食稳产增产注入源源不断的“地气”,确保这片宝贵的黑土地越种越肥沃,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藏粮于技”,让科技成为增产“动力源”。2025年,156台无人机“化身”安图县粮食生产的“空中管家”,不仅承担着52.22万亩作物的高效植保任务,更具备实时灾情鉴定与精准反馈能力。“一喷多促” 等关键技术借力无人机实现高效落地,一次作业即可达成促苗壮秆、抗逆减灾等多重目标。在6个乡镇的农田里,“科技的翅膀”正稳稳托举粮食产能攀上新高峰。
支撑种粮科技浪潮的,还有强大的地面服务体系。安图县农业农村局全年检修农机具超千台(套),组织专家团队开展12场集中技术培训和30余次深入田间的精准指导,将病虫害绿色防控、农机安全生产等知识送达“最后一公里”,确保科技红利精准滴灌至每一位农户。
田间地头的丰收图景,是政策落地的生动注脚。在两江镇,秋收的“田园交响曲”高潮迭起:农机手熟练操控收割机,切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金黄的玉米粒如流水般涌入运输车;庭院里、粮仓前,农户们忙着晾晒、归仓,幸福感伴着新粮的醇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为确保颗粒归仓,两江镇早部署、强协同:农业技术推广站10余次入村指导,精准讲解收割时机与储存技巧;调配农机设备,打通调度“堵点”,让农机“用得上、效率高”;30余次精准的气象与安全提醒通过微信群、广播传递到户,引导科学抢收……从县域的宏观布局到乡镇的微观服务,层层递进的保障体系让丰收的果实稳稳“落袋”。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当每一寸耕地都焕发新生、每一项科技都深入农业肌理、每一户农民都喜获丰收,安图县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筑牢了粮食安全“压舱石”,更以颗粒归仓的扎实成果铺就了乡村全面振兴路。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