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中小学教室灯光照明升级改造惠及数万学子 营造健康舒适环境 守护“睛”彩未来
“以前板书上总有阴影,现在灯光更亮了,板书特别清晰。孩子们都说眼睛舒服多了,上课更能集中精神了。”10月29日,延吉市实验中学团委书记金虎山欣喜地分享着教室灯光改造后带来的变化。今年10月,该校18个班级换上了共216盏新型护眼灯,从“有光”到“好光”,师生们切身体会到了这束“健康光照”的温暖。

随着2025年吉林省民生实事教育惠民项目——“中小学校教室灯光照明改造”在延吉市的扎实推进,38所公办中小学的1032间普通教室陆续换上护眼新灯,为全市数万名在校学生营造健康、舒适的学习光照环境。
此次改造项目于10月3日入场施工,计划于11月11日全面完工。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直面老旧教室线路复杂、需在周末及节假日或夜间错峰施工等诸多难题,通过提前勘查现场、制订“一校一策”实施方案、安排专人现场督导、优化施工流程并增派作业人员等一系列举措,有效保障了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截至目前,已完成31所学校835间教室的改造,剩余7所学校197间教室的改造工作正处于收尾阶段。
据延吉市教育局教育事业发展中心装备办项目计划科科长姜伟介绍,与传统照明相比,改造后的护眼灯消除了频闪,有效控制蓝光,课桌面平均照度超过300lux,均匀度达到0.7以上,完全符合健康照明标准。据已完成改造的学校反馈,适宜的光照显著减少了视觉干扰,学生们眼睛的疲劳感明显减轻。与此同时,更好的光线条件也带来了课堂专注度的普遍提高,实现了在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率的同时提升学习效率的双重目标。
延吉市公办中小学教室照明升级改造项目,不仅是一次设备更新,更是一项彰显民生关怀的暖心工程。它直击青少年视力健康的痛点,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体现了政府对教育民生的高度重视,将省、州、市的关怀传递到每一位学生和家长心中,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为延吉市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温暖动力。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单宝瑞/文 徐大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