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侨朴明子:把“小木耳”种成家乡“致富花”
“家在延边,根在这里,能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开心的事。”谈及返乡创业的初心,和龙市夜真露黑木耳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朴明子眼神坚定。这位韩国归侨用20年光阴深耕故土,书写了“归侨返乡创业、带动乡邻共富”的动人篇章。

1964年出生的朴明子,是和龙市福洞镇福洞村土生土长的朝鲜族姑娘。高中毕业后,她一头扎进农田,开启了与土地为伴的生活。然而,家中老人身体孱弱,日子始终过得拮据。1998年,为改善家庭境遇,朴明子远赴韩国务工。几年间,她从家政员、饭店服务员做到服装厂工人,在辛勤劳作中积累财富,更悄悄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从普通农家女子蜕变成长为具备市场视野的管理者。
乡愁牵归途 木耳铺就创业路
“异国再好,也抵不过乡愁。”2004年,怀揣着对故土的眷恋,朴明子毅然回国。返乡后,她敏锐发现延边地栽木耳产业前景广阔,且黑木耳营养与药用价值兼具,当即下定决心深耕这一特色产业。“不仅要自己致富,更要让家乡富起来。”朴明子与丈夫敲定创业方向,将木耳栽培基地选在老家福洞村,购买场地后,正式开启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并非一帆风顺。2005年,她试种10万袋木耳却获利微薄。不服输的朴明子先后奔赴黑龙江等地考察学习,聘请特产研究所技术人员实地指导,更利用闲暇时间研读科技资料,用理论破解实践难题。她大胆革新生产原料,引进先进粮食菌袋技术,在培植料中按比例添加玉米粉、大豆粉,让木耳口感与营养双提升。同时,她自创铁钉打孔技术取代传统小刀割口,使木耳形状规整、薄厚均匀。凭借过硬品质,她种植的木耳迅速打开市场,价格比普通地栽木耳高出一倍以上。
致富不忘本 带动乡邻共增收
2009年,朴明子投资60万元成立专业合作社;2023年再投200万元新建1000平方米厂房,添置采暖、灭菌等设备,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致富不忘桑梓,朴明子始终铭记“自己富不算富,乡亲们都富了,才是真富”。她的基地和合作社吸纳40余名村民就业,其中包括2名残疾人,推行月工资制、满半年发补助、满一年发奖金、技术骨干分红的激励机制,让工人收入稳步增长。此外,她还主动帮助困难村民购买生产资料,解决农业生产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共同富裕的承诺。
几年来,朴明子相继荣获全州劳务返乡创业女模范、全州“三八”红旗手、和龙市“创业致富能手”等多项荣誉。面对成绩,她始终清醒:“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位归侨创业者表示,将继续扎根延边这片沃土,在特色产业道路上稳步前行,用更多实绩回报家乡与乡亲,让归侨情在创业报国中愈发深厚。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刘瑞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