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在大湾区,聆听岭南风韵的三地交响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盛大启幕。近年来,大湾区以交通联通推动民生相通、生态联通书写绿美画卷、科技创新联通铸就共赢格局、文化联通凝聚文脉共识。依托蓬勃的协同活力与包容并蓄的人文之势,大湾区正向世界生动铺展一幅“通”中见智慧、“联”中显温度的城市群宏伟画卷。
《在大湾区》栏目将聚焦粤港澳深度融合图景,带你聆听这片热土上日益澎湃的融合新声。
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
地域相近 人文相亲
有着共同的岭南文化根脉

一座座古建
一条条老巷
承载着岭南文化的历史记忆
各具特色的古今风貌
勾勒着城市经脉气象与沧海桑田
广州永庆坊入口(2022年7月19日摄)。
游客在广州永庆坊游览(2025年5月13日摄)。
市民和游客在广州市北京路观光游玩(2020年9月23日摄)。
位于广东省开平市的自力村碉楼景区(2025年4月10日摄)。
靓汤之润 鱼肴之鲜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美食文化的同宗同源
让粤菜成为了大湾区人的“天然链接”
他们曾经下南洋、过大海
故乡的味道流传到他乡
也让粤菜成为
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


英歌豪迈 粤剧声扬
醒狮竞舞 龙舟争渡
……
千年积淀的岭南文化
凝结成丰富多彩的非遗宝库
在守正创新中焕发着新的光彩
↓↓↓
英歌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舞蹈,融汇戏剧、舞蹈、武术等多种元素于一体,表演气势澎湃,舞姿雄壮豪迈,刚柔并济,热情奔放,激荡人心,又被称为“中华战舞”,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粤剧有着“南国红豆”的美誉,是用粤语演唱的戏剧样式,吸纳了多元的音乐、戏剧元素,将梆子、二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予以完美结合,以多样而独特的演剧形式,渗透在岭南的传统和现代生活中。水袖起落,戏腔动人,粤剧的美千姿百态。戏台上唱着悲欢离合,演着忠勇仁义,一颦一笑,韵味十足。如今,粤剧不仅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腾挪纵跃如凌风,仪态万千在其中。从观赏性强的狮舞到故事感足的狮剧,从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活动到紧张激烈的现代竞技比赛,以“醒”为魂,以“狮”为根,醒狮文化从岭南启程走向世界,舞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拓创新,舞出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龙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在水网密布、河流纵横的岭南地区,赛龙舟是一项盛行的传统民俗活动。力争上游、不断奋进的龙舟精神一直被岭南人所传承与弘扬。人文湾区,一水同舟,熙熙融融,生生不息。
中国功夫享誉世界,在粤港澳大湾区,南派功夫发扬光大。一句南拳北腿道出南派功夫的精髓,咏春拳短桥窄马攻守兼备,洪拳刚劲有力手法多样,蔡李佛拳刚柔相济灵活多变……从大湾区出发,南派功夫走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坚韧不拔、锐意进取、兼容并包。
如今从影视合作、艺术展演联通
到历史古迹保护、文化设施共享
再到高等院校学科互认
图书馆资源互通……
三地不断开拓文化交融交流渠道
主持人在“湾区升明月”2025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现场主持(2025年9月28日摄)。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红鸟硕士班的同学在一起讨论(2024年2月摄)。
这是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2024年11月29日摄)。
岭南大地 文脉悠长
沉淀着古老的智慧
激荡着时代的潮音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
正奏响一曲跨越三地的文化交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