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见初心——延吉市环卫工人以善举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城市的洁净与温暖,离不开环卫工人的默默坚守;文明的传承与绽放,往往藏在基层劳动者的日常善举中。近日,延吉市多位环卫工人拾金不昧、勇护公物、执着寻款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华传统美德与新时代劳动者的责任担当,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温暖底色。
日前,环卫工人姜凤杰在延吉市第七中学附近路段作业时,捡到一部手机。想到失主焦急的心情,她一边进行清扫,一边留意过往行人是否在寻找物品。大约20分钟后,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起,姜凤杰迅速接通,电话那头正是失主王女士急促的求助声。仔细核实身份信息后,姜凤杰耐心等候王女士前来领取手机。拿回手机的王女士激动不已,当即从钱包中取出现金表达谢意,被姜凤杰婉言谢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朴实的话语,尽显基层劳动者的真诚与善良。为表感激之情,王女士专门制作了锦旗送给姜凤杰。
时隔3日,一场维护公共设施的暖心之举在马路上演。环卫工人张志峰在日常清扫时,发现一名拾荒老人手持锤子肆意破坏交通路桩。见此情景,张志峰毫不犹豫快步上前制止。他果断维护公共财物的行为,赢得广大网友的好评。这一事件引起延吉市公安局交管大队的高度重视,专程前往张志峰所在单位,为其送上锦旗及感谢牌,并对他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与无畏精神,给予衷心感谢和高度赞扬。
无独有偶,延吉市民吴先生因一时疏忽,将装有6万元现金的黑色垃圾袋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投入单元楼外的垃圾桶。发现钱款丢失后,吴先生心急如焚,立即联系延吉市环境卫生作业有限公司新兴作业队寻求帮助。接到求助电话后,新兴作业队队长盛军发立即放下手中工作,迅速带领队员赶往垃圾站对垃圾进行分拣。为了不遗漏任何线索,队员们不顾垃圾的异味与污渍,逐袋细致排查,经过近2小时的耐心翻找,终于在堆积的垃圾中找到了装有现金的垃圾袋。经现场确认金额无误后,盛军发第一时间将6万元现金交还给吴先生。吴先生激动不已,专程到延吉市环境卫生作业有限公司送上锦旗,表达了对环卫尽职尽责、热心助人的感激之情。
从姜凤杰拾金不昧、婉拒酬劳的真诚,到张志峰勇护公物、挺身而出的果敢,再到新兴作业队不辞辛劳、执着寻款的坚守,他们虽身处平凡岗位,却用不同的善举诠释了同样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不仅用扫帚清扫着城市的街巷尘埃,更用行动涤荡着人心的浮躁,擦亮了延吉的文明底色。这些基层劳动者的善良与坚守,如同城市里温暖的光,照亮了文明之路,也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值得每一个人致敬与学习。
—— 记者手记 ——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当被问及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时,他们的回答十分坚定。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纯粹的初心与担当。
环卫工人是城市环境的守护者,更是文明风尚的传递者。他们早出晚归、默默奉献,用汗水换来了城市的洁净整洁;而在职责之外,他们用拾金不昧的诚信、守护公物的果敢、助人为乐的热忱,展现了基层劳动者的高尚品格。
文明城市的建设,从来不是单一的口号,而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平凡瞬间”汇聚而成。这些看似是偶然的善举,实则是长期以来品德修养的自然流露。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文明不分职业、不分岗位,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文明的践行者与传递者。
愿这样的善举能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效仿,让基层劳动者的坚守与善良感染更多人,让文明之花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绽放,让温暖与善意成为一座城市动人的底色。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