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市人大常委会以高效能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用实干担当书写“人大答卷”

近年来,和龙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心大局、紧系民生关切、紧聚代表合力,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监督精准发力 护航高质量发展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和龙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严格遵循“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核心要求,以精准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以务实举措回应群众关切。
今年以来,和龙市人大常委会将人大工作融入市委工作大局,坚持监督与支持同步,综合运用审议专项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方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人大担当作为。先后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0项,内容涵盖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乡村振兴、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服务等多个方面,每项审议均紧扣高质量发展核心议题,致力于破解发展中的难点与堵点。同时,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热点领域,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26次,提出审议意见78条,形成调研报告26篇。一系列扎实的数据,清晰勾勒出和龙市人大监督工作持续走深走实的轨迹。
视察调研直面问题,执法检查有力有效,跟踪监督一抓到底……和龙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这些有力举措,推动各项改革落到实处,最终转化为惠及群众的发展成果与民生实事。
代表履职为民 书写暖心答卷
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一年来,和龙市人大常委会全面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以深入开展州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千名代表进千村(社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办好群众关心的民生事”主题活动为抓手,积极搭建履职平台、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让群众期盼落地见效。
全市各级人大代表闻令而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民声、汇集民智、解决民忧。和龙市人大代表、民惠街道惠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金成杰深入基层走访,了解到低保残疾居民金红光因手术费用无着落陷入困境,便主动伸出援手,多方奔走协调,累计筹集资金约7000元,助其顺利渡过难关;面对首旭名城E3号楼前泥泞土路这一困扰居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他沉下身子调研、精准提出建议,全力推动路面硬化工程落地,真正把群众的“揪心事”办成了“暖心事”。
代表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有效的平台载体。和龙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建好用好代表家(站),今年累计组织代表走访群众1483人次,召开座谈会43场,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收集群众诉求457件,推动解决民生实事189件;举办各类政策宣讲、微协商等活动344场次,吸引4788人次群众参与,有效凝聚基层共识、提升治理效能。针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和龙市人大常委会还建立起常委会成员领衔、各委办推进、市镇人大联动的多元督办机制,通过跟踪督办、现场核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推动代表建议办理从“答复型”向“实效型”转变,确保每一条建议都落地有声、惠及于民。
聚力招商引资 注入发展动能
大局之所在,亦是履职重心之所在。和龙市人大常委会将招商引资作为服务发展大局的重要抓手,积极转变角色,以“参与者”“推动者”的姿态融入招商引资主战场,实现人大履职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今年以来,和龙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召开招商引资座谈会、走访企业家代表、发布招商倡议书等方式,广泛凝聚共识、汇集代表力量,引导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建言献策。和龙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率先垂范,赴浙江等地开展精准对接与合作,有效提升和龙市特色产业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知名度,进一步拓宽企业销售渠道,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赋能。在此基础上,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需求,成功引进5家企业,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和龙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一对一”企业服务机制,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高效优质服务。在和龙市润东木业有限公司木材制品加工项目建设现场,总能看到和龙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与人大代表深入一线的身影。他们围绕项目规划、用地选址、水电配套、融资需求等关键环节开展现场办公,提供精准指导,有力推动项目建设进度。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投资的90%,即将启动试生产,预计年产值达5000万元。
一项项务实的监督举措,一件件暖心的民生实事,一个个落地的产业项目,串联起和龙市人大常委会履职为民的完整图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和龙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以更有效的监督推动发展,以更优质的服务联系群众,以更积极的作为助力招商,为推动和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爱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