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 汪清:象帽舞“舞动”乡村振兴新画卷

汪清:象帽舞“舞动”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2-06-13 09:35:49来源:延边晨报

近年来,汪清县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做到了保护有规划、发展有蓝图,将挖掘、保护与发展、创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动态保护机制,打造成汪清县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品牌。

农乐舞传承保护中心(象帽舞艺术团)曾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先后参加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等重要活动的表演。同时,还参加了广东卫视《hello中国》、央视《出彩中国人》等节目录制,极大地提高了农乐舞(象帽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汪清县文广旅局为积极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举办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2022年罗子沟镇首届农耕“开犁节”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非遗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让乡村环境变得越来越美、百姓越来越富裕、精神面貌越来越好。

“非遗”保护工作重点是活态保护,传承是关键。近年来,汪清县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文化,农乐舞传承保护中心以非遗场馆为载体、以传承基地为网络、以培养骨干为重点、以赛事活动为平台,有力促进了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建立了学校、企事业单位、乡镇村屯、社区为主的32个农乐舞培训基地,其中农乐舞省级传承基地1个,县级农乐舞展示点2个。把非遗项目植入当地特色文化建设中,从以往单一的个别化传承转变为集体的规模化传承,从经验性传承转变为系统的科学传承,让非遗文脉在基层得到绵延。2019年,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做法入选文化和旅游部5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做好活态传承工作的同时,一直注重将优质的文化资源向基层农村倾斜,把节目送到田间地头,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增强群众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让“非遗”深深扎根文化原土、融入现代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截至目前,共完成700余场的演出任务,受益人数达10余万人次。

□本报记者 张伟莹

责任编辑:姜姗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即刻删除
  •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