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 百姓获取信息方式发生颠覆性改变
由“大喇叭”到“随时看”——

百姓获取信息方式发生颠覆性改变

2022-07-15 05:40:12来源:延边新闻网

每天19点,延吉市民王俊辉都会准时打开电视收看新闻联播,儿子王志英则坐在一旁,用手机浏览着最新的新闻消息。“过去想了解消息,除了读报,就是去定时定点收看新闻。如今,年轻人喜欢随时随地翻看手机了解最新消息。”每当此时,王俊辉总会感慨过去想得知一个消息有多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获取信息全靠街头挂着大喇叭。喇叭一响,就是发布重要通知、传达重要政策了。”王俊辉说,当时百姓买不起报纸,信息的获取,基本要通过被老百姓称为“大喇叭”的广播。在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喇叭是传达最新信息至关重要的工具,尤其在农村,其地位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电视。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谁家有个收音机,那绝对是令人羡慕的大件。”王俊辉说,相对农村而言,收音机是更多城市居民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其用途主要是听天气预报和新闻广播,还有戏曲,因此收音机也被广泛地叫做“戏匣子”。时至今日,虽然电视、互联网已经十分普及,但还有许多人依旧钟爱“戏匣子”,是对过去那段岁月的怀念。

和广播一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报纸是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另一重要途径。“过去对报纸十分的珍惜,看完都会好好的收起来。”王俊辉说。如今的延边,报纸的内容和种类十分丰富,手机报、网络报纸等新技术产物应运而生。阅读,依然是不少人获得信息的第一选择,但阅读方式日新月异。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机开始走进普通百姓的家里。从那以后,人们能够更及时、更准确地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了。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等一些更为时尚和新颖的通信工具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找信息?我基本上是用手机、电脑上网。”王志英笑称自己失去网络将无法生存,“读新闻、发邮件、买东西、找饭馆,跟别人交流,信息时代哪能不上网。”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了更方便、快捷的渠道。电脑这种最初只有少数人买得起的“奢侈品”,如今也走进了普通家庭,手机更是普及到人手一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我州百姓在信息获取方式上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静波

责任编辑:齐艳红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