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在全州率先开启农村“节水”新路 农村供水保障迎来“智能化”时代
“过去逐村逐户人工抄水表既辛苦又麻烦。如今,通过物联网远程抄表既轻松又精准。”从去年8月开始,敦化市在全州率先实施农村“物联智能水表”进村入户工程,截至今年5月末,已经完成12个乡镇、87个村屯(组)共计8600多块“智能水表”的安装任务,全市农村供水保障迎来“智能化”时代。
敦化市是吉林省区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幅员11957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536个村屯,农村总人口达到23万人。多年来,该市高度重视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7326万元,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改造提升工程,解决了294个村屯、1990名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以上。2022年,该市又投资8000万元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一期),全面解决了122个村屯、54808人口供水保障问题,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水资源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和提高村民节约用水意识,去年8月,敦化市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争取资金880万元,大力实施农村供水保障“智能水表”安装工程。该市水利部门组织力量逐村逐户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工作,督导施工单位抢抓工期加快推进“水表”安装进度。截至目前,已完成8625块物联智能水表安装工作,占应安装总量的54%以上。
据敦化市水利局农饮中心技术人员介绍,“物联智能水表”取代了以往农村人工抄表和按人按户粗放式收费模式,它既能通过后台物联网远程抄表系统,完成对各村各户水表数据的精准抄取,又能对用水数据实时监控,发现用水异常即可立即通过远程操作关闭水阀门,实现供水规范化管理。同时,村民可随时“线上”进行水量查询,采用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缴纳水费,实现了农村供水保障智能化、信息化,为全市农村逐步形成“以水养水”良性循环打下坚实基础。
“物联智能水表”进乡村,得到了大多数农村干部群众的首肯和拥护。“政府给政策、给资金,为我们村安装‘智能水表’,既能提高村民对水是商品的节约意识,又能解决过去用水量监测不准、水费不易收缴的难题,全村供水管理将会更规范、更透明!”敦化市江源镇永发村的村干部说。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