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 全国土地日|听,这片土地上的“稻香梦”

全国土地日|听,这片土地上的“稻香梦”

2023-06-26 08:43:44 来源:新华社

仲夏时节,在吉林省大安市,“90后”盐碱地改良团队成员李雪、程晓鹏来到农田查看水稻长势。微风轻拂,稻苗摇曳,田园风景优美如画。然而很难想象,多年以前,这里竟是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

undefined

吉林省大安市盐碱地改良团队成员李雪说,盐碱地“春天一刮风基本上就跟能见度不足200米似的,全是风,全是沙。”

undefined

大安,是吉林省白城市下辖的县级市。吉林白城地区地处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域内半数以上耕地为盐碱地。盐碱地不利于农作物正常生长,为了改变土壤性状,一代代科研人员在这里接力扎根。从2016年开始,一批从校园走出的“新农人”开始尝试在盐碱地里种水稻。

undefined

吉林省大安市盐碱地改良团队成员程晓鹏说,“确实是非常苦,因为日晒啊、风吹啊,(以前)上学的时候没体验过。”

undefined

盐碱地改良关键在于两点。一是通过监测了解稻田土壤的pH值,二是如何将pH值高的水排出田块。经过科技攻关,团队研发出了一套智能排灌系统,解决了盐碱胁迫难题。改良第二年,土壤pH值就由10降到8,水稻亩产达到了良田标准。

undefined

长期在盐碱地工作,是一份苦差事,但这群年轻人却始终于此坚守。

李雪说,“中国(耕地保护)红线不是18亿亩吗,盐碱地不在内啊。改良1亩盐碱地就(相当于)增加1亩耕地,是吧?就这个信念支持大家干下去。”

undefined

“随着我们现在的改良技术越来越成熟,我们的团队现在从十几人变成80多人。”程晓鹏说。

undefined

这群年轻人开得了拖拉机、收割机,也玩得转无人机和农业智慧管理系统。他们将青春奉献给大地,在这片土地上追寻“稻香梦”。

责任编辑:王晓东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即刻删除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