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吉林延边:让非遗农乐在乡野上舞出新风采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吉林延边:让非遗农乐在乡野上舞出新风采

2023-09-07 10:47:33来源:光明网

朝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而农乐舞(象帽舞)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如今在它的发源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这项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焕发新活力。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吉林延边:让非遗农乐在乡野上舞出新风采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展示馆内陈列的农乐舞表演场景。王蕾摄

  农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和戏剧于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不仅反映了朝鲜族在传统农耕生产中的祭祀祈福和庆祝丰收的场景,还蕴涵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和哲学观念。2009年,这一具有生态、淳朴、粗犷与和谐特征的表演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舞蹈类项目。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吉林延边:让非遗农乐在乡野上舞出新风采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展示馆内陈列的农乐器乐、假面等。王蕾摄

  为了加大对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汪清县在2021年成立了以民族文化服务为主线,集参观、表演、培训、教学为一体的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展示馆,普及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知识,推动农乐舞传承创新发展。据了解,汪清县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名,州级传承人3名,县级传承人1名,他们每年组织开展“大讲堂”活动,传授农乐舞表演技巧;同时汪清县成立了30多个象帽舞的培训基地,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形成了完整的培训体系,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学习和传承朝鲜族农乐舞。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吉林延边:让非遗农乐在乡野上舞出新风采


记者在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展示馆学习象帽舞舞蹈技巧。王蕾摄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吉林延边:让非遗农乐在乡野上舞出新风采


汪清县象帽舞艺术团演员表演象帽舞。王蕾摄

  “我们组建了汪清县象帽舞艺术团和老年农乐舞艺术团,在追根溯源保护原生态表演艺术的同时,不断做出创新,与时俱进。”农乐舞传承人孙智强介绍,艺术团在农乐舞的表演中融入了武术、芭蕾、街舞、电音等其他艺术形式,引起更多的年轻人对农乐舞的兴趣;为把农乐舞传扬出去,他们还通过开展研学活动,请全国各地舞蹈学院的学生来汪清县采风,同时还赴新疆、西安、太原等地区演出。现在,农乐舞已成为连接各地文化的重要纽带。(光明网见习记者 王蕾)


责任编辑:姜姗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即刻删除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