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市在主题教育中持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党建引领强治理 数字赋能优服务
线上帮助孤寡老人代缴水电费;通过爱心超市将群众的“微心愿”进行派单;道路上出现安全隐患,立刻有人到现场查看并处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龙井市充分发挥“海兰江e站”数字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便民利民作用,打造无缝衔接服务民生体系,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海兰江e站”平台是龙井市聚焦“大党建、大民生、大数据、大智造”的发展思路,结合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四个平台”建设,探索出的一条符合城市治理特点和规律的新路径。2021年开始升级改造的“海兰江e站”一网整合了党群服务、事件处理、行政执法、便民服务等功能,实行市级中心、市直单位、街道、社区、网格和居民群众六级联动体系,推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机关单位等N个领域互通、互融、互联,形成“一网整合、六级联动、多域统筹”的“1+6+N”城市治理和服务民生新格局。
“多亏了我们社区的网格员张利,帮我家解决了发水的问题,太感谢了!”11月14日,提及前不久家中突发漏水事件,龙井市天和小区的车阿迈对龙井市安民街道天图社区6网格网格员张利竖起了大拇指。
11月初,车阿迈家年久老化的供暖管道阀门发生了损坏,家中积水严重,张利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带领技术人员前往车阿迈家中进行维修,帮助车阿迈家换好地毯,减少了损失。事后,张利将此事上传至“海兰江e站”的综合治理平台上,相关部门根据平台上的信息进行了进一步检测和维护。
“平台上线以来,当我们遇到可以处理的问题时,上传平台记录留档;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时,通过平台能够迅速告知到相关部门,特别方便。”张利告诉记者,平台根据“网格预警、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模式,建立“承接—转办—落实—追踪”的闭环机制,街道依据清单进行转办,相关单位开展“线上”会诊、“线下”办结,打破传统沟通渠道不畅、时限长等弊端,有效解决了民生难题。
作为基层治理的“利器”,“海兰江e站”的用处不止于此。依托“雪亮工程”建立分级分权限的基层综合指挥系统,对事件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督促相关部门迅速高效办结;打造集信息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综合动态的“线上”居民信息数据库;办事指南与吉事办—吉林省网上办事大厅进行实时连接,网格员可以帮助居民查询办理政务服务事项需要提供的材料、办理时限等内容,让数据多跑路、让居民少跑腿。
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海兰江e站”构建党群服务平台,结合主题教育在BTX建设模块增设学习园地,通过“文字+视频”的方式,让党员干部学在时常、学在日常、学在经常。同时,依托爱心超市模块,构建“线上点单+线下兑现”服务机制,以“双报到”活动为抓手,建立健全群众点单、社区党组织接单、党员志愿者领单、社区党组织晒单的“四单制”服务模式,推动问题解决更加顺畅高效。截至目前,全市64个部门、1200余名在职党员与社区网格、小区楼栋进行包保对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616次,解决实事1331件,服务群众3.2万余人次。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