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县长兴街道吐月社区以“112”工作法打造“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石榴花开“吐”芬芳
“谢谢大妹子隔三岔五来看我。虽然我们民族不同,但你对我如亲人一样啊!”近日,安图县长兴街道吐月社区的薛阿姨像往常一样,将在社区“榴香”志愿服务积分银行兑换的生活用品全部送到辖区一户朝鲜族独居老人家中,让老人感动得红了眼眶。
这一幕是吐月社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一个缩影。吐月社区是由朝鲜族、满族、回族等5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社区,自全州“三共四同”互嵌式示范社区创建开展以来,创新推行“112”工作法,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第一核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一条主线”,实施“同心沁阵地、同心悦文化”举措, 让“石榴花”开在社区、香在人心。
“第一核心”让创建工作有了“主心骨”
吐月社区围绕坚持党建引领民族工作第一核心,切实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区域化党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网络。
建强红色“朋友圈”。吐月社区不断强化社区党委“主心骨”作用,坚持社区党组织引领党员、社区党员带动群众,依托党建联盟单位重要力量,与7家单位、200余名“双报到”党员保持常态化联系,极大发挥党建联盟资源共享效能。吐月社区同心民悦老年食堂与联盟单位美团外卖共同合作,为“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提供6元就餐服务,外卖、快递小哥在享受抵偿就餐的同时为行动不便老人、残疾人等开展公益配送服务,实现互惠互利。
筑牢基层“主阵地”。建立健全“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工作机制,深挖辖区内各民族热心群众、“双报到”党员等担任“三长”,选优配强包含汉族、朝鲜族等5个民族的日常“三长”94人,兼职“三长”93人,精准对接各民族群众需求,切实依托基层服务周、“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党建重要载体,扎实开展认领微心愿、走访慰问、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200余次,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一条主线”让“榴香”服务凝聚人心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条主线,吐月社区在创建工作中把服务各族居民作为社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成立“榴香”志愿服务队,推行“榴香”系列服务,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上感党恩、信念上听党话、行动上跟党走。
“榴香”服务强化居民“自治”。吐月社区吸纳“双三长”、网格警(法)官、热心群众成立议事委员会,积极打造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网格党群服务站、红心物业和小区凉亭为辅的“一中心三站”的议事阵地,有效解决涉及公共设施维修、小区环境美化等辖区各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断推动从“为民做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
“榴香”服务突出基层“善治”。强化网格管理,常态化开展大走访、敲门行动,精细化管理各民族人口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建立“需求清单”,目前共收集各类治理微建议、民族微事项等68件,均及时予以疏导解决。
“榴香”服务加强社会“共治”。吐月社区不断壮大“榴香”志愿服务队,以“双报到”党员为中坚力量,持续吸纳辖区青年才俊、个体企业、三长等各民族热心群众,与辖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结对帮扶,以社区派单、党员领单模式为特殊群体送温暖40余次,结成帮扶对子17对。
“榴香”服务厚植文化“德治”。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吐月社区积极邀请辖区居民、党建联盟单位、“三长”、老党员、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开展文娱活动,同时秉承增进文化共同性,尊重和包容文化差异性的原则,以小区为单位组织各族群众共过“花甲礼”、同吃“百家宴”,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两项举措”实现“润物细无声”
在创建工作中,吐月社区深入实施“同心沁阵地、同心悦文化”两项举措,在润物无声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形有感有效。
同心沁阵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吐月社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理念、符号融入居民生活中,通过打造社区红石榴楼、同心家园等实景实物,在社区、小区营造各民族群众“住得更踏实、生活得更幸福”的浓厚氛围。红石榴楼以“大门常开、阵地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在、群众常来”为目标,设计了同心系列服务阵地。
同心悦文化,振奋各民族携手奋进精气神。吐月社区将社区党建品牌与创建工作相融合,在文化育小、文化养老方面发力,打造红石榴文养社区。文化育小方面,设立青少年同心驿站,聘请辖区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等为驿站教师,采取“联动运营+志愿服务”相结合模式,在节假日开设多项兴趣课,在平时开设“三点半”课堂、小候鸟之家,不仅为辖区青少年、留守儿童提供免费课后托管学习场地,还组织基层治理专干、大学生志愿者协助进行课后辅导。在文化养老方面,由辖区秧歌队、各民族舞蹈队、太极拳队、象棋队等11个文化团体组成文化养老联合会,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搭建文养平台、提供文养阵地,经常性开展文化讲习班、文化技能培训班以及各类文艺表演、体育健身等活动,让各族老年群众融入社区大家庭。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