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桑梓 家在延边 | 返乡养殖“五黑鸡” 闯出致富新天地——记龙井市韩杰养鸡场负责人韩杰
冬日的清晨,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鸡鸣声,龙井市韩杰养鸡场里,一只只“五黑鸡”争相抢食主人为它们准备的饲料。养鸡场负责人韩杰一边给鸡喂食、一边拣拾鸡蛋,虽然忙碌,但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这些年来,作为返乡创业的海归新农人,韩杰通过生态散养模式,生产售卖“五黑鸡”和鸡蛋,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韩杰今年36岁,出生于龙井市德新乡龙岩村。多年前,他曾在韩国劳务、在国内城市打拼,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财富。2019年,韩杰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回乡创业,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回到延边后,韩杰没有急于行动,而是走访多地企业,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家乡资源优势。他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家乡龙井市德新乡广阔的土地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发展生态农业的绝佳之地。
韩杰深知,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发展之路。韩杰决定,立足当地生态优势,发展养殖业。他在农产品品种选择上,瞄定了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双高的“五黑鸡”。“五黑鸡”又名黑毛乌骨鸡,具有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内脏的“五黑”特征,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产下的“绿皮鸡蛋”更是被誉为“蛋中人参”。思路有了,韩杰说干就干,于2020年投资50万元注册了龙井市韩杰养鸡场,在龙岩村建设了一座鸡舍大棚和储物大棚,尝试小规模养殖“五黑鸡”。
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养殖初期,韩杰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由于缺乏经验,鸡群感染了疾病,给他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韩杰没有气馁,积极向专家请教,查阅资料,不断改进养殖方法。为提高鸡肉品质,他采取散养模式,把鸡群放养在山林间,让它们自由觅食青草、昆虫和矿物质。“零激素、零抗生素是我们的饲养宗旨,正因如此,我们出品的‘五黑鸡’和鸡蛋深受广大客户青睐。”韩杰自信满满。
为了进一步改善鸡舍环境,韩杰大胆引入了“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在鸡舍内铺设复合菌种,发酵分解鸡粪。此举不仅能够减少鸡舍异味,还节约了人工清理成本。同时,鸡粪经过发酵分解后,可以转化为饲料供鸡食用。其分解出来的“菌体蛋白”可以成为鸡的补充营养素,能提高鸡群的疾病抵抗力,提升肉的品质。经过多年的实践,韩杰的生态散养模式取得了可喜成效,真正做到了绿色生态环保,推动实现了传统养鸡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现在养殖‘五黑鸡’、土鸡1500余只,年产鸡蛋7500余枚,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韩杰高兴地说。在销售方面,他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开拓多种电商渠道。电商平台上,精美的产品图片、详细的产品介绍和真实的客户评价,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下单,将“五黑鸡”推向全国市场。韩杰还充分利用微信的社交功能,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方式进行推销,将产品打造成延边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展望未来,韩杰充满信心。他表示,将继续坚持生态散养模式,在提高品质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绿色、健康产品。他也建议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