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后一公里”到“贴心零距离”——全州社保系统常态化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综述
民生无小事,社保连万家。
今年以来,全州社保系统精心组织实施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从组织建设、机制建设、效能建设等方面入手,创新打造出通往千家万户的社保服务“直通车”,从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驶向“贴心零距离”。
以组织建设为牵引,优化社保服务工作格局
“现在您对着屏幕眨眨眼睛,再摇一摇头,通过面部识别之后就可以完成认证了。”11月18日,州社保局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依次走进社区群众家中,为十余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服务,获得老人和家属们的称赞和感谢。
“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到社区开展宣讲政策、解答问题、帮办代办、上门认证、走访慰问,是州社保局全面将“党旗红”融入“社保蓝”,常态化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州社保局围绕“红韵社合”党建品牌,创建了“1+8”全州党建品牌矩阵,充分发挥党支部作为组织中“红色细胞”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以点带面、多点开花的全域党建新格局。
州社保局依托构建全州“党建一体化”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垂直管理优势,坚持党建业务一起抓、州县(市)两级一起管,形成州县(市)两级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聚焦重点改善10项便民服务,召开专题会议谋划具体办法和特色举措,制定下发《常态化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主管主抓、专人专班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细化落实措施,确保全州社保系统上下统一思想认识、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工作步调。定期对县(市)局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度,全面掌握工作落实情况,及时解决各县(市)局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做到同谋划、同推进、同落实。
州社保局指导局机关各党支部及各县(市)社保系统成立“青年党员先锋小组”,组建以党员干部为核心、业务骨干为主力的服务队伍,定期走访包保社区内敬老院,面向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生活困难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群提供上门资格认证服务,关心关怀其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组织工作人员进驻社区居民微信群,居民足不出户就可在群里咨询社保问题,实现高频问题“即问即答”,让社保服务更加亲民爱民、贴心暖心。
以机制建设为驱动,提升社保服务工作效率
州社保局聚焦打造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新格局,全面推进州本级、县(市)、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社保经办服务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编制完善社会保险“四级协同”服务事项标准化清单和办事指南,全面实现社保服务事项在基层一线落实落地,切实方便群众办事。
“网格化”管理服务对象。利用乡镇(街道)、社区(村)一级“网格化”采集的大量基础数据,清晰掌握辖区内离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离职失业人员、漏保断缴人员等各类群体具体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提高服务精准度,实现从参保缴费到享受待遇,从政策咨询到业务办理的“社保服务全覆盖”。
“精细化”梳理服务事项。在原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下沉的基础上,按照经办频率高、操作流程简单、内控风险较低的标准,认真梳理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高频经办服务事项,实现参保登记、失业待遇申领、养老保险一次性待遇申领等多项业务下沉社区、就近办理。
“机制化”保障服务质量。州社保局建立健全经办服务、管理督导、技术支撑“三保障”机制,在确保政策举措宣传和帮办代办服务常态长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乡镇(街道)、社区(村)一级办事平台的辅导、监督、考核力度,充分保障“就近办”服务质量。
以效能建设为保障,提高社保服务工作水平
流程简化快一步,社保服务暖一度。
今年以来,州社保局全面梳理经办流程,明确环节标准,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实现服务事项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
畅通便捷经办“高速路”。在服务大厅设立咨询台、党员志愿服务岗、引导员、自助服务区等,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积极调取全州民政、医保、就业、公交集团、残联和检察院等部门数据,实现横向上跨部门、跨业务,纵向上跨县(市)、跨层级的数据互认共享机制,进一步强化“无感认证”。针对在途业务长期未办结和关系转移接续不通畅的问题,建立台账、跟踪结案,做到“一问题一处理”;各地社保局与人社局建立退休待遇预核定机制,为高效办成“退休一件事”提供支撑,确保退休群众待遇应享尽享、早享快享。
做好真情贴心“乘务员”。服务队伍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失业保险金申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重点话题,有针对性进行“一对一”宣传解读;锁定送餐、运输、家政服务等新就业形态人员,以及新开工建设工程项目用工人员,精准摸清未参保人员情况,动员他们积极参保;对多险合一社保业务经办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各种功能进行推广,指导群众利用“网上办、掌上办”等便捷方式办理社保业务。
今年以来,全州社保系统共下沉一线开展活动520次,动员干部职工下沉2243人次,走访企业(商户)1896户,加入社区居民微信群175个,线上线下解答群众政策咨询11455个,办理现场资格认证和上门认证5109次。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