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宣 > 新春走基层|鲁沙尔高跷迎春来

新春走基层|鲁沙尔高跷迎春来

2025-01-25 20:30:06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绑跷、试跷、定跷……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火神庙,鲁沙尔高跷队迎来了春节前最后一次排练。“从腊月初一到现在二十多天了,今年大家积极性很高,报名的人也多,排练效果不错。”做好准备,随着社火音乐的鼓点舞动起来,鲁沙尔镇高跷协会会长李玉龙站在台阶上看着排练队形。

年轻人加入社火高跷排练。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年轻人加入社火高跷排练。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青海高跷看湟中,湟中高跷看鲁沙尔。”追溯鲁沙尔高跷,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明代洪武年间高跷从中原地区传到湟中地区,鲁沙尔成为青海地区最早表演高跷艺术的地方之一,高度更是全国之最,有着高、悬、巧、奇的特点。在2008年,鲁沙尔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高跷)之乡;2013年,鲁沙尔高跷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对我们的认可!”李玉龙略显自豪。

高跷排练中。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高跷排练中。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每年正月十二、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都是鲁沙尔高跷演出的日子,市民游客聚集在鲁沙尔街道,共同观看这项传承了六百多年的非遗社火。演员们随着鼓点,一路向前,观众就会随社火队一路跟随,而有些群众早早在下一个演出点围成圈等待社火队的到来,社火队经过的地方,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近些年,鲁沙尔高跷因其跷身高、演员多、表演生动、变化丰富、节奏鲜明、韵律高昂更加“出圈”了。“演员角色多,比较固定的是老牛角和王妈,后面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中的人物和戏曲人物。”跷身高、演出路线复杂,年轻小伙成了高跷表演的主力。

高跷排练中。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高跷排练中。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今年高跷报名的已经超过了80个,上到三十多岁下到五六岁,大家参与热情很高。”李玉龙说,放假的学生,在外打拼归乡的年轻人都回来积极加入表演队伍。“我爷爷和爸爸都会踩高跷,他们教我的,今年已经是第二次参加表演了。”7岁的张杰在爸爸的帮助下尝试踩起更高的跷子。

小朋友在高跷排练场观看学习。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小朋友在高跷排练场观看学习。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熏陶渐染、世代相传。非遗技艺的传承,往往需要多年的积累和口传心授。如今,湟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长辈们的熏陶下逐渐加入社火高跷队,积极投身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在增进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的同时,也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源头活水。期待今年春节,鲁沙尔高跷能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初审:
李思宇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即刻删除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