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春夏之交,珲春市以“全力冲刺”的拼搏状态,吹响了项目建设的“冲锋号”,项目建设的“进度条”不断刷新。
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珲春丝绸之路渤海古镇项目,共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集散中心、渤海古国博物馆、演艺广场、林下生态区、景观河道、服务中心等,项目于2024年7月完工,并于今年4月30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作为集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商业消费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渤海古镇以唐代建筑风格为主,通过“古建筑复原+现代化沉浸体验”模式,深度融合当地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生动再现了唐代渤海国“东京龙原府”的恢弘风貌。“五一”假期,渤海古镇作为全新开放的唐风文旅地标,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丰富的旅游体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成为今年“五一”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停车场、桥梁、室外舞台和喷泉、环形湖净水系统等景观设施,同时进行内部建筑施工及景区绿化亮化工程,预计今年12月竣工。
走进已投入使用的珲春海洋经济示范区东北亚生鲜海产园暂养中心,海水的咸鲜味道扑面而来。只见六角形暂养池里的帝王蟹吐着水泡、挥舞着蟹钳,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捕捞、称重。占地面积10.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的东北亚生鲜海产园项目主要建设综合楼、暂养中心、冷库、宿舍、物资库、污水站、多功能库房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用于高档水产品的运输、冷藏、冷冻等,于2023年5月开工,预计今年7月竣工。目前,项目建设任务已完成95%以上。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和区域品牌优势,做大做强海产品加工贸易,推动创建“珲”字号北太平洋冰海鲜地域品牌,打造我国北方著名的生鲜海产品加工集散基地。
在位于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6号小区的珲春海洋经济中药材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程主体施工已接近尾声,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装修。该项目占地面积5.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综合楼、生活服务楼、成品库房、中药材进出口物流中心、中药材饮片加工车间等14栋建筑物,同时配套建设公用工程及附属设施。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珲春海洋经济中药材产业园是集生产、研发、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预计今年7月份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贸易收入15亿元、产值10亿元,纳税1.8亿元。
记者在珲春综合保税区珲春兴阳水产四期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综合楼的土方回填作业及在建楼房墙体施工。珲春兴阳水产在建工程总占地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于2023年4月开工建设,已完成三期工程建设。四期项目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加工车间、冷库、综合楼、污水设备房等设施,项目于今年4月开工,预计年末竣工。建成后预计年保税加工鳕鱼、鲽鱼等水产品1万吨,产值1亿元。
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据了解,今年,珲春市春季集中开工项目59个,总投资287.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5.3亿元。按项目建设性质划分,新开工项目36个、总投资223.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5.3亿元,续建项目23个、总投资6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按项目类别划分,产业类项目40个、总投资146.4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14个、总投资122.8亿元,商贸地产项目5个、总投资18.2亿元。珲春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坚持用改革精神、改革思维、改革举措做好上项目、兴产业各方面工作,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珲春跨越赶超新局面。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相恒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