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调解化干戈
近日,一起历时两年、涉案金额300余万元的产品购销合同纠纷,在汪清县诉前调解中心的努力下成功化解。
2023年,A公司与汪清县B公司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约定A公司向B公司供应耗材,B公司需在收货后10个工作日内付清全部货款。合同签订后,A公司依约履行供货义务,但B公司却因资金周转困难,未能按时支付300余万元货款。经多次催讨无果,A公司于今年初向汪清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解决。
案件受理后,法院经审查认为,该案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且双方均有调解意愿,遂依据相关程序,将案件移送至汪清县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启动诉前调解程序。调解人员迅速介入,通过深入沟通,梳理出案件的争议焦点:B公司认可欠款事实,但因资金紧张无法一次性清偿;A公司则因自身经营急需资金,要求尽快回款。
为打破僵局,调解人员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一方面,向B公司详细阐明拖欠货款的法律后果,引导其理解A公司的经营困境,督促其积极履行还款义务;另一方面,向A公司说明B公司的实际难处,建议给予合理还款期限,并承诺全程监督履约。
经过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B公司采取分期付款方式,每月按期还款;若任意一期违约,A公司有权就剩余款项申请强制执行。协议达成后,双方共同申请司法确认,为调解协议的履行提供了法律保障。在调解协议履行期间,工作人员持续跟进还款进度,积极协调沟通,确保每一笔款项都按时到账。随着最后一笔款项的顺利支付,这起涉及大额资金的合同纠纷终于画上句号。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