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宣 > 环着沙漠看新疆丨治沙致富有机结合 于田县1929户群众主动申请治沙18.5万亩

环着沙漠看新疆丨治沙致富有机结合 于田县1929户群众主动申请治沙18.5万亩

2025-06-19 20:20:06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曹华报道)6月16日下午,于田县阿热勒七仙女防沙治沙标杆项目区,42岁的阿布杜热合曼·麦麦提穿行在承包的沙地里,给玫瑰花、桃树浇水。一株株幼苗舒展着嫩绿枝叶,让昔日的荒漠披上了绿装。

“今年我申请承包沙地380亩,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玫瑰花和桃树幼苗成活率在90%以上,让我对发展沙产业充满信心。”阿布杜热合曼说。

IMG_20250618_180428

阿布杜热合曼承包的沙地里,今年栽种的桃树苗。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摄

在于田县,像阿布杜热合曼这样通过承包沙地治沙、发展沙漠种植的群众不在少数。2024年以来,该县有1929户群众主动申请治沙,面积达18.5万亩。

于田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沙漠占全县面积的66.2%。

2023年,新疆打响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于田县成为主战场,规划治理面积达237.82万亩。调动全民参与,成为打赢这场阻击战的关键。

IMG_20250618_180357

沙地里种植的成片桃树。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摄

“防沙治沙投资大、时间长、见效慢,加上环境恶劣,以前群众主动参与治沙热情不高。”于田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贾存鹏说。2024年,为破解群众“不敢治、不愿治”的难题,于田县将靠近农区的国有未利用沙地划拨给村集体,由农户自愿申请承包,用于治沙和发展种植,每户承包面积在20亩至200亩之间。缺乏资金和种植技术的农户,可以通过入股合作社或与种植大户合作的方式,实现共同致富。同时,政府投资修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打通群众治沙“最后一公里”。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激活了群众的治沙热情,于田县治沙工作实现了从“要我治沙”向“我要治沙”的转变。

IMG_20250618_180116

6月16日,阿布杜热合曼在承包的沙地里查看桃树苗生长情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摄

承包户牙库普·买赛地联合其他村民“组团”承包了500亩沙地,准备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沙漠特色种植。“治沙不仅能享受补贴,农户还有土地使用权,让我们没有顾虑地长期投资。”牙库普说。

“于田县‘划地到村、承包到户、确权到人’ 的治沙模式,实现了政府要生态、群众要效益、治沙可持续的多方共赢。”和田地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邓晓波说,“于田做法”目前已在和田地区全面推广。

截至目前,于田县累计完成生物治沙45.7万亩,通过治沙与致富有机结合,3.6万群众从中受益。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初审:
李思宇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即刻删除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