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我州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综述
遇到夫妻矛盾、邻里纠纷、打工欠薪、合同纠纷、心理焦虑、法律问题等“烦心事”怎么办?到综治中心,这里倾听民声、解决民忧、回应民盼,“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是延边各族群众的“说事地”,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近年来,我州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聚焦矛盾纠纷化解与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把化解矛盾纠纷的资源整合起来、力量聚合起来、方式融合起来、工作结合起来,让分散的资源由“指头”变成“拳头”,实现对群众各类诉求的“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自2023年以来,我州各级综治中心共受理各领域矛盾纠纷16412件、化解16198个,化解率达98.7%,综治中心工作成效评价在2024年度全省群众安全感测评中列全省首位。
只跑一地 只跑一次
群众走进延吉市综治中心,最大的感受就是“便捷”。进入大门就是“导引台”,有专人坐班接待群众,全程引导、全程领办。该中心还提供汉语和朝鲜语的“双语”服务,让办事群众感到既贴心又暖心。这是我州高标准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人民至上是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立场。我州从群众需求出发,将综治中心打造成整合各方资源的“枢纽”、服务人民群众的“窗口”、开展社会治理的“平台”。各级综治中心科学划分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让群众办事“只跑一地、只跑一次”。在县级综治中心,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人社等部门实现100%常驻,民政、农业农村、妇联、法学会等16个主管部门和群团组织排期轮驻,人民调解组织、心理服务机构等8个社会组织随叫随到,形成了多方联动、优势互补、体系作战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
面对社保费争议涉及部门多、流程复杂、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州委政法委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延边州税务局推动县(市)税务部门入驻综治中心,实现解决社保费争议“只进一扇门”,有效提升争议处理效率,保障缴费人合法权益。
针对群众日益多元的法律需求,州法学会推动县(市)综治中心全部建立法律工作者之家,组织45名法学咨询专家进驻综治中心,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意见,高质高效解决困扰群众的法律难题。
真解决问题 解决真问题
找准靶点,瞄准靶心,精准发力,各级综治中心坚持把“上门群众”诉求解决好、调处好的同时,针对矛盾纠纷跨界性、关联性、复杂性不断增强的实际情况,积极构建探索新格局、新方法、新路子,多元化解矛盾纠纷、“零距离”服务群众、全天候守护平安,有效打通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最后一米”。
受“家丑不可外扬”习俗影响,婚姻家庭类纠纷往往“不出门”,但却是重大案件的主要发案因素之一。针对这一情况,各县(市)将婚姻家庭“隐性”矛盾作为调处化解的重中之重,以综治中心为“基点”,通过“炕头唠家常”“小院议民事”等活动,让群众把“心里话”说出来。
一些长期存在的矛盾纠纷,难以通过一次简单的调解就“清零”,需要持续跟踪回访,确保调解成效。为此,各县(市)以综治中心为“基点”,对多次矛盾纠纷警情进行定期跟踪回访,对矛盾纠纷抽丝剥茧、诊断病根,划分责任、拿出药方,确保疑难问题“药到病除”,实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建好队伍用好平台
聚焦“综治中心实质化解矛盾纠纷”主题,各县(市)把最“专业”的人才派到最“需要”的一线。
全州组织189名机关事业单位“一把手”、3万名党员下沉一线,成立了由治理专干、民辅警、网格员共同参与的“摸排工作组”1240个,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595个,选配人民调解员6150名,组建“平安美团”“平安环卫”“平安物业”义务服务队267支,把社会治理“平安网”织得更紧、织得更密。
为推动便民惠民“再进一步”,各县(市)纷纷开发线上智能化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一键”解决问题。龙井市梨园街道开发的线上智慧治理服务平台“梨小二”就深受群众好评。
今年4月,龙井市梨园街道龙池社区开展了一次“梨小二流动办公桌”服务。服务过程中,“梨小二流动办公桌”服务团队携带移动认证设备穿梭于各个小区,走进老人家中。面对行动不便、操作困难的老人,工作人员耐心指导、细致操作,通过人脸识别、信息核对等流程快速完成认证工作。梨园街道还将平台与“海兰江e站”有机结合,逐级研判社情民意。对于难以自行解决的事件,启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转交相关部门协同处理,打破领域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联动,构建智慧治理“闭环”。自梨园街道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以来,通过“梨小二”智慧治理服务平台共接听热线750余个,收集民生事件989件,其中提供民生服务658件,整改安全隐患97件,化解矛盾纠纷107件,辖区群众提到“梨小二”全都竖起大拇指。
我州各级综治中心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工作前移到群众身边,矛盾少了、风险没了、隐患除了、发案降了,全州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州各级综治中心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人民期盼为念,以“如我在诉”“如我在案”“如我在访”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全心全意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延边、法治延边,切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