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夏野“丰”光无限好
盛夏骄阳炙烤着大地,安图的山川田野间“丰”光无限,升腾着比烈日更灼热的希望。
在安图县石门镇龙兴村,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木头杆子格外引人注目。走近细看,可见黝黑饱满的木耳从菌孔中舒展身姿,宛如大地孕育的黑色珍珠,在阳光下闪耀着绸缎般的光泽。
“以前,这房前屋后就是放点杂物,现在摇身一变,成为‘生金吐银’的宝地啦!”龙兴村党支部书记林慧介绍,2023年以来,在石门镇党委、政府以及包保单位县绩效考核服务中心的帮扶下,龙兴村大力实施杆子木耳产业项目,利用村内闲置空地,推广柞木杆子打孔种植木耳新模式。林慧说,相较于传统地栽,杆子木耳栽培更加简单,老年人也能轻松操作,且更适合像龙兴村这种靠近林区、山区等森林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的村屯种植。
记者注意到,龙兴村还安装了现代化微喷射水灌溉设施。“这可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它能自动调节喷灌频率,实现精准控水,产出的木耳品质噌噌往上提!”据林慧介绍,该项目投资15万余元,已种植4000余根杆子木耳,今年预计产出干木耳500余公斤,带动1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收入增加3万余元。
山高路远,挡不住万宝镇的蓝莓香飘四方。走进占地50余公顷的万宝镇蓝莓种植基地,只见连绵的蓝莓树枝繁叶茂,一颗颗裹着天然白霜的“蓝宝石”坠满枝头,百余名工人在“绿海”中穿梭不停,巧手翻飞,轻轻采撷,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尝尝,今年气候条件适宜,蓝莓甜得沁嗓子,销路一点不用愁!” 基地工长孟凡海说,该基地亩产蓝莓可达2吨,现已售出10吨,眼下正是采摘季,村民们在这里务工,每人每天能挣两三百元。
近年来,万宝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蓝莓种植特色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农场参与、农户受益”的模式,为村民提供了覆盖整地、种植、管护、采摘、分装全链条的就业岗位。万宝镇蓝莓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蓝莓等长白山区特色小浆果,每年发放的工资总额超过300万元,不仅有效盘活了富余劳动力,更成为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源头活水”,产业之花结出了共同富裕的甜蜜硕果。
从蓝莓的甜蜜园转场,永庆乡江湾村的庚云五味子种植基地又是另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工人们顶着烈日,抢抓晴好天气,在藤架间忙碌着——一场精细的“更新换代”正在进行。
“现在正是田间管护的关键期,干好了,丰收就有底了!”在种植大户贺臣占地30公顷的五味子园里,工人们在他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剪除老化的藤条,为新枝腾出足够的生长空间。
“除了藤蔓更新,基地里的除草、病虫害防治、苗木扶正等环节一个都不能马虎,每一步都关系五味子的收成和品质。”有着17年种植经验的贺臣说,他家的五味子亩产可达一千公斤以上,主要销往制药企业和批发市场,销售渠道稳定,收入十分可观。
今年,永庆乡五味子种植面积已突破40公顷,目前植株长势良好,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从庭院里破孔而出的朵朵“黑金”,到蓝莓园中凝结甜蜜的颗颗“蓝宝石”,再到大田里孕育希望的“红玛瑙”……每一颗果实、每一抹色彩,都是延边大地上无处不在、蓬勃向上的发展脉动。这脉动,是科技赋能下传统农业焕发的新芽,是政策甘霖滋润后产业拔节的声响,更是万千农民用汗水浇灌出的、对美好生活最真切的向往与追求。它让我们看到,这片生机勃发的土地,正以最饱满的姿态,迎接那必将更加丰饶的金秋,迈向一条越走越广阔的振兴大道。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