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林业分公司召开“十四五”总结暨“十五五”规划编制专题会议
8月18日,汪清林业分公司召开专题会议,全面总结“十四五”期间各项工作成效和不足,深入谋划“十五五”规划,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经营指标的稳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公司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喜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公司总部计划、财务、营林等12个部门和相关基层单位负责人依次汇报了“十四五”期间的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短板以及“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思路。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各部门汇报内容,逐一对规划编制工作给予针对性补充建议,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会议围绕集团近期下发的关于“十五五”期间最新营收指标测算的要求,组织参会人员深入讨论,重点聚焦森林经营、林下经济、生态旅游、苗木产业等核心领域,系统谋划营收增长点及对应的项目支撑,为精准测算各年度营收目标、确保规划指标落地奠定了基础。
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战略意义。“十五五”时期,是企业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型的关键期,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国有林区改革深化的重要窗口期。各部门、各单位务必将规划编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工作,既要算好“政治账”,确保规划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集团战略发展方向,更要算好“经济账”,把经济效益提升、职工收入增长、林场环境改善等“民生要素”作为规划落地的“硬指标”,真正让规划成为凝聚全员共识、引领企业发展的“指南针”。
会议强调,一要精准匹配经济目标与产业经营。围绕新的营收、利润增长核心指标,进一步建立“目标——举措——保障”联动机制,重点将争取政策资金的思路量化落地,明确对接哪些政策渠道、通过哪些具体项目载体申报,确保资金争取路径清晰、应得尽得。同时,深挖创收潜力,系统梳理可落地的经营性项目清单及预期收益,细化成本压减措施,通过“开源+节流”双举措,实现资金动态平衡,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二要高效使用生态保护项目资金。以天保补助资金和生态修复资金为核心保障,聚焦森林培育、病虫害防治、苗木产业等主责主业目标,充分借鉴“十四五”经验,针对生产经营薄弱环节精准施策,优化资金分配结构,确保每一分钱都精准投向生态效益最突出的领域,切实提升森林质量与生态服务功能。三要保障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职工是企业的根基,收入增长是检验规划成效的重要标尺。要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在实施薪酬改革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资委的要求,在企业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合理提升职工收入,让职工切实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四要推动林下经济与产业优势转化。林下经济和旅游升级是“双主业”的延伸重点,针对桦树汁、蓝莓等产品合作开发,要从政策合规性、市场需求等多角度平衡生态政策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确保与吉林满医堂的合作模式科学可持续、可共赢;要精准挖掘森林研学、康养体验等资源禀赋,充实“生态+文化”“森林+体验”内涵,避免同质化竞争,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五要完善企业现代治理与经营机制。坚持依法治企、依法管企,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动态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内控风险和合规管理,为企业高效运行提供支撑保障。六要科学布局民生工程回应职工关切。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职工需求,科学规划林区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把职工福利保障和身心健康关切纳入重点规划——定期组织体检和心理压力疏导讲座;加大投入开展节日福利和帮扶慰问,切实解决职工生产生活难题。
会议要求,要强化责任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打破“各自为战”的思维定式,加强沟通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规划中的每一项指标都要“有依据、可追溯”。每一项具体业务板块,都要组建好“数据台账”,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加强基层林场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干部职工的意见,编制出一份“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未来五年规划,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总部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基层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供稿:王建新 王景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