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模式串联起体育竞技、民俗文化、旅游消费多维度融合,第二届延边“足球之乡”文化季成为——全民共享的足球文化盛宴
从“奔跑吧·少年”吉林省首届县(区)青少年足球赛,到延边州“红石榴”杯足球邀请赛;从“Z世代”第二届延边东北亚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到2025吉林银行延边州县(市)足球联赛,2025年的第二届延边“足球之乡”文化季好戏连台,亮点纷呈,一场场高质量足球比赛,串联起体育竞技、民俗文化、旅游消费多维度体验,打造出全民共享的足球文化盛宴。
足球赛事引燃全民狂欢
4月19日,龙井市海兰江足球文化产业园人头攒动、欢笑声声。2025年“奔跑吧·少年”吉林省首届县(区)青少年足球赛暨第二届延边“足球之乡”文化季启动。仪式上,延边龙鼎可喜安队“金牌”球迷获授牌,“云上延边”第二届延边足球文化推介官名单揭晓,延边U13、U14、U15女子足球队接受出征足球重点城市比赛的授旗。5月,2025年延边州“红石榴”杯足球邀请赛在龙井市海兰江足球文化产业园开赛,吸引了来自俄罗斯、黑龙江、辽宁等地的118支球队共2300余名运动员参赛,涵盖青少年组和中老年组,成为“五一”黄金周体旅融合的标志性活动。8月,2025“Z世代”第二届延边东北亚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开赛;9月,2025吉林银行延边州县(市)足球联赛开赛,一步步把延边的足球赛事活动推向高潮。延边州县(市)足球联赛覆盖全州8个县市,15-25周岁的年轻球员组成8支代表队,历经7轮28场激烈对决。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赛季中甲联赛延边龙鼎可喜安队以“主场王”的姿态,燃爆比赛现场。
每逢比赛日,就是延边的全民狂欢日。人们观看比赛、加油助威,足球赛事成为人们沟通情感、建立友谊的媒介,各族群众在观赛中获得强烈的参与感、存在感、幸福感,极大激发出区域认同感和归属感。
本土文化展示与足球跨界对话
赛事期间,绿茵场成了非遗文化“最炫民族风”的展示舞台,象帽舞、长鼓舞、扇子舞等非遗舞蹈纷纷精彩亮相,先后有2000余名演员参与演出。人们观球赛、赏歌舞,更增进了人们对“家门口足球”的期待。
赛场外,全州各县(市)精心打造“赛场边的特色集市”,展销辣白菜、明太鱼干、大米、人参、松茸、木耳等特色农产品,凸显延边地域特产文化。汪清小鱼汤与安图小鱼汤的现场PK,珲春市更将俄罗斯帝王蟹、进口食品推送至赛事现场,沉浸式展示边境城市的多元文化。
与此同时,汪清县邀请网红团队直播带货,将木耳、松子等特产推向全国,网络直播吸引220万人次观看。
这些本土文化的展示,实现与足球的跨界对话,将足球赛事升华为民族团结的文化盛宴。
多方联动激活消费经济
据统计,在各项足球赛事期间,延边累计发放500余万元消费券,拉动消费2850余万元。球迷凭票根可享受餐饮、住宿、景区门票等专属优惠,如珲春市“集4张门票满200减35元”,延吉市“中石油满300减20元”等。州县两级整合148家企业推出“延超商文旅大礼包”,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全环节,实现“一张球票串联全域消费”。
州商务局推出“扫码领红包”活动,观众通过云闪付APP可领取30-88元无门槛现金红包。珲春市“押宝有礼”活动以帝王蟹、人参浸膏等大奖吸引300余名球迷参与,拉动消费3万余元;延吉市通过“延吉行”小程序抽奖送出华为手机、牛犁礼盒等福利,将商务推广与球迷娱乐深度融合。
全州推出串联8县(市)的主题旅游线路,整合景区、酒店、美食等资源。珲春市将防川景区“一眼望三国”的边境风光与赛事结合,龙井市组织800人“文旅宣传队”深入赛场推广海兰江旅游度假区,安图县通过直播13分钟就吸引5000余人次关注本地景区。2025年的第二届延边“足球之乡”文化季开始以来,全州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有力推动了旅游收入的增长。
一场场足球赛事,带火的不只是足球。从赛场激情到文化沉浸,从消费狂欢到青训深耕,延边“足球之乡”文化季以“赛事+”模式激活全域发展动能,擦亮了“足球之乡”的金字招牌,有力推动了延边足球实现高质量发展。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颖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