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文化赋能 构建科技防护“生态网”
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汪清森林公安分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的特殊区位优势,深度树立“护虎豹就是护生态”理念,将虎豹保护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构建起“铁脚板+科技化”的“天地空”立体化监测网,以数据赋能守护、以智慧筑牢屏障,持续推动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落地见效。
“空”中巡航:无人机织密动态监测网
为破解深山密林等人工难以涉足区域的巡护难题,分局配备9架搭载高清摄像、红外热成像仪的高性能无人机,组建专业无人机巡护小队。2025年以来,累计在虎豹活动核心区、栖息地敏感区组织深山巡护176架次。通过无人机实时回传的高清影像,民警累计发现野生动物活动踪迹320余次,精准辨别可疑入山人员活动迹象28次,成功搜救迷山群众5起8人,真正将“空中视角”转化为生态保护的“千里眼”,建立“网巡 +步巡 +无人机巡”的立体化巡逻机制,为虎豹保护和打击涉生态犯罪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地”面联动:义警队筑牢群防群护墙
严格落实“生态林长 +生态警长”双长联动机制,构建以森林公安为核心、林政资源管理站、野生动物保护站、木材检查站及森林管护大队为基础的“1+4”生态管护体系。在此基础上,积极吸纳林场经验丰富的护林员、社区网格员、沿线村民代表等力量,组建“虎豹守护生态义警巡护队”18支,队员总数达235人,实现重点区域巡护力量“全覆盖、无死角”。2025年二季度以来,义警队与森林公安民警协同开展地面巡护,在8处野生动物活动密集区开展地毯式排查92,拆除猎套36个、捕兽夹2个,拦截劝返违规入山人员43人次,救助各类野生动物11只,形成“山山有人巡、段段有人护、人人担责任”的群防格局。
“天”网赋能:大数据打通智慧保护链
通过主动协调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汪清公安分局获得“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访问权限,从而实现了野外监测影像的实时共享与智能联动分析,有效提升了打击违法犯罪能力。通过AI智能识别技术,可自动标记东北虎、东北豹等野生动物和人类的活动轨迹,2025年6月启动以来,累计捕捉虎豹清晰活动影像153段,为科研监测和保护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同时,常态化开展“虎豹保护进社区、进林场、进校园”宣传活动26场,发放《东北虎豹保护法律法规手册》800余册,覆盖群众1.2万余人次,真正织就一张“数据共享、防控联动、意识共提”的科技守护网。
如今,汪清林区已成为东北虎豹稳定栖息的“家园”。“虎豹漫步、鹿狍越川”的自然景观成为辖区生态向好的生动注脚,也彰显了汪清森林公安以科技赋能生态保护的扎实成效。
(供稿:延长才 于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