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已至镰声起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十月的延边大地,层林尽染间,金黄的玉米、沉甸甸的稻穗已铺就丰收底色。10月5日,记者穿行于敦化、龙井、延吉的乡村田野,耳畔是轰鸣的农机声,眼前是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延边州秋收大幕已悄然拉开,不同地块里,有抢收的急切,有待收的从容,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属于这个秋天的丰收故事。
敦化新立村:冰雹后的“抢收战”
清晨的阳光刚洒向敦化市大石头镇新立村,村民刘加军家的玉米地里就响起了联合收割机的“突突”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站在地头,刘加军望着机器在倒伏的玉米秆间缓慢挪动,眉头微微蹙起,手里还攥着几个刚从地里捡拾的玉米棒,玉米须上沾着的泥土还带着潮气。
“今年这秋收,提前了近十天,不能等啊!”刘加军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他家种了2公顷玉米,往年这个时候,玉米秆还挺拔地立在地里,要等到10月中旬霜降后才开始收割。可今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打乱了所有计划——雹子砸在玉米秆上,原本粗壮的秸秆被砸弯、砸断,许多玉米倒伏在地。
“以前收割,一个来回十分钟就完事,收割机开得快,效率也高。但今年,地里的玉米秆东倒西歪,机器只能慢慢走。”刘加军指着收割机的方向,记者顺着他的手势望去,联合收割机像一位小心翼翼的“拾荒者”,滚筒缓慢转动,尽量不漏过任何一个玉米棒。而在机器后方,四五个村民弯腰跟着,手里拿着编织袋,仔细捡拾着机器没收到的玉米棒,做到颗粒归仓。
秋风从田野吹过,带着玉米叶的清香和泥土的湿润气息,收割机的轰鸣声、村民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收战”在新立村的田野上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龙井龙山村:待霜的“从容账”
与敦化新立村的紧张忙碌不同,龙井市东盛涌镇龙山村的田野上,眼下还是一片“岁月静好”。10月5日上午,村民王立臣正和工人一起在自家农机库里忙碌,扳手、螺丝刀等工具整齐地摆放在地上,正在检修一台大型水稻收割机。
“我这150公顷水稻,今年长势特别好,你看那稻穗,颗粒饱满,沉甸甸的。”王立臣指着远处的稻田说。记者望去,连片的稻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稻穗低垂着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稻香,深吸一口,满是丰收的味道。
“我们不急着收割,得等下霜。”王立臣一边给收割机的零件上油,一边笑着解释,“水稻收割讲究‘霜打粮’,下过一场霜后,水稻的水分会减少,米粒更饱满,口感也更好,而且收割的时候不容易掉粒,机器作业效率也高。”他从事水稻种植多年,早已摸透了庄稼的“脾气”,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都有自己的“时间表”。
这些天,王立臣和工人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检修农机、收拾库房。“收割机、拖拉机,都得好好检查一遍,换机油、修轮胎、调试零件,不能等开镰了再出问题,耽误事儿。”
说话间,村里的几位村民也来到农机库,有的帮忙递工具,有的和王立臣商量着秋收时的分工。“老王,今年咱们的水稻能有多少产量?”一位村民问道。“估计能比去年多不少。你看这稻穗,每穗的粒数都比往年多,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王立臣信心满满地说,眼里尽是对丰收的期待。
站在龙山村的稻田边,望着金黄的稻浪,听着农机库里传来的叮叮当当的声响,感受着微风带来的稻香,让人不禁觉得,这里的秋收,少了几分急切,多了几分从容,就像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样,沉稳而坚定地等待着最佳的收获时刻。
延吉勤劳村:整装待发的“开镰盼”
同样在等待开镰的,还有延吉市朝阳川镇勤劳村谷祥瑞家庭农场的20公顷水稻。10月5日下午,农场负责人张国振带着工人在稻田里查看水稻的成熟情况,他弯腰摘下一穗水稻,轻轻揉搓,白白的米粒从稻壳中脱落,颗粒圆润,放在手心掂一掂,沉甸甸的。
“你看这米粒,多饱满,今年的水稻品质错不了。”张国振笑着说,脸上洋溢着喜悦。谷祥瑞家庭农场种植水稻多年,凭借着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精细化的管理,每年的水稻产量和品质都很稳定。今年,农场选用了优质的水稻品种,加上雨水充足、光照适宜,水稻长势喜人,现在已经完全成熟,就等开镰的信号。
“机器早就检修完了。”张国振带着记者来到农场的农机停放区,只见几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运输车整齐地停放在那里,车身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前几天又把所有农机都检修了一遍,连轮胎的气压都检查好了,就等下霜开镰收割。”
农场的粮仓早已准备就绪,通风设备也已调试好,确保收下来的稻谷能够及时晾晒、储存。“我们和粮食加工企业联系好了,收割下来的稻谷晾干了就运过去,不用在农场里长时间存放,既节省空间,又能保证粮食的品质。”张国振说。
站在农场的稻田边,稻穗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金色的光,微风拂过,稻浪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即将丰收的喜悦。张国振感慨地说:“种庄稼就像养孩子,从春耕到秋收,付出了多少汗水,只有自己知道。现在就盼着下一场霜,然后开镰收割,把这一年的辛苦变成实实在在的收成。”
夕阳西下,记者离开勤劳村时,田野里渐渐安静下来。放眼延边大地,从敦化新立村抢收的忙碌,到龙井龙山村待霜的从容,再到延吉勤劳村整装待发的期盼,不同的场景,却有着同样的丰收渴望。金风已至镰声起,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一场热闹而繁忙的秋收大戏正拉开序幕。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牛泽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