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宣 > 高棣民:再次来上海,我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高棣民:再次来上海,我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2025-10-14 20:14:09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我以为自己对上海已相当了解,但这一次来上海,我才明白什么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正在上海举办。开幕式主论坛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荣休教授高棣民,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分享自己对中国变化的惊讶。

高棣民。主办方供图

1979年,高棣民曾作为首批由政府资助并派遣的美国学生代表团成员,在上海复旦大学度过了一年时光。学习之余,他喜欢在上海街头散步,被上海的石库门、里弄和老建筑深深吸引。此后,他多次往返于中美之间,见证了中国与上海的变化,也自以为对上海已相当了解。

“周日晚上,当我从浦东机场驱车进入市区时,我真切地感觉自己就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一个在宏伟府邸中完全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的乡下人。”高棣民说。

高棣民是在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不久来到中国的。那次全会将党的重心转向搞活经济和对外开放,以实现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在他接触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中,不少人当时对这项政策能否成功非常怀疑,高棣民当时也不例外。然而,在此后高棣民一次次中国行中,他发现自己错了。

“浦东就是最好的例证。”高棣民说。1980年,朋友邀请他去位于浦东乡下的母亲家做客赴宴。“当时,我们需要先乘公交车到黄浦江轮渡码头,然后换乘公交车进入乡下,再步行很长一段路才到。”高棣民回忆,“那时,浦东没有高楼大厦,当然更没有摩天大楼、地铁、高速公路、磁悬浮列车或国际机场。如今,全世界都知道,浦东是地球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科技最先进的地区之一,并且它仍在不断变化。”

“如今,世界他国家纷纷派出规划师、技术员、经济学家、工程师等来到中国考察,这也加深着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认识中国。”高棣民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初审:
王晓东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即刻删除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