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宣 > 12年后,他告诉了我他“看见”的世界

12年后,他告诉了我他“看见”的世界

2025-10-14 20:17:11来源:新华社

这些看似普通的照片,出自一群特殊的“小摄影师”之手。他们都是视障儿童。

2013年10月,在西藏拉萨的盲童学校采访时,我做了一个特别的影像实验。我把相机交给这些有视觉障碍的孩子,让他们凭感觉按下快门,用照片记录下他们心中“看见”的世界。

就在这里,我遇到了14岁的达瓦次仁。

他好奇地摸着我的相机,我教会他按快门,告诉他照相机能记录下眼前的景象。他第一次端起相机拍照,轻声问我:“这样,就能‘看见’世界了吗?”

拼版照片:2013年10月9日,达瓦次仁在用相机拍照(左图);达瓦次仁拍摄的照片(右图)。

12年后,我在短视频平台看到26岁的达瓦次仁自信地在舞台上表演。虽然他已从少年成长为青年,我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那灿烂的笑容一点都没变。视频中的他正吹奏笛子,笛声欢快,慢慢将我拉入回忆。

初识达瓦次仁,他是盲童学校里的“孩子王”,声音洪亮,活泼好动,脸上总挂着笑容。他藏语、汉语都很流利,还喜欢学英语,梦想着以后能成为一名英语老师。

2013年10月12日,达瓦次仁(左二)跟同学们将洗好的餐具抬回厨房。

2013年10月11日,达瓦次仁在课堂上朗诵英语课文。

我辗转联系上他,约好国庆假期后在拉萨碰面。我迫切想知道,这12年,他“看见”了怎样的世界。

再见时,达瓦次仁已是咔哒嘎布盲人乐团的一名乐手,他腼腆地跟我打了声招呼。

拼版照片:14岁的达瓦次仁(左图,2013年10月11日摄);26岁的达瓦次仁(右图,2025年10月10日摄)。

2014年,达瓦离开了盲童学校,转入普通学校继续读书。2019年,他加入咔哒嘎布盲人乐团,开始系统学习笛子和扬琴,专注演奏藏族传统音乐朗玛堆谐。后来他遇见了藏族姑娘朋琼,他们恋爱、结婚,生下两个可爱的孩子。如今,他们带着大女儿与乐团其他成员和家人一起,租住在拉萨东郊老安居园的一处小院里,生活、排练都在这里。

2025年10月10日,达瓦次仁和大女儿丹增曲音、妻子朋琼在露台上聊天。

寥寥几句,他就把12年的生活总结完了。然而对于盲人而言,在普通学校求学、练习乐器、组建家庭、赚钱养家,每一步都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当我细问他这些年的不易时,他也只是笑着抱怨道:“背谱子太难了,我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记住。”

2025年10月11日,达瓦次仁在练习演奏扬琴。

2025年10月10日,达瓦次仁在练习吹奏笛子。

“咔哒嘎布”在藏语中寓意“洁白的哈达”。这支成立于2014年的乐团,是西藏第一支盲人乐团。创始成员达琼、边巴顿珠、次仁曲珍等都曾从事过按摩工作。在大家眼中,这或许是视障人士最稳妥的职业。但他们毅然选择了音乐这条无比艰辛的道路。

2025年6月17日,咔哒嘎布盲人乐团在布达拉宫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在其美多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这群年轻人逐渐掌握了二胡、扬琴、扎念琴等传统乐器,开始了朗玛堆谐的表演生涯。“那会儿天不亮就起床,练三个小时才吃早饭,然后一直练到天黑。”乐团主唱次仁曲珍回忆道,“刚开始时,一两个月才能学会一首曲子。”

2025年10月11日,咔哒嘎布盲人乐团成员边巴顿珠(左一)、次仁曲珍(左二)、旦增欧珠(右三)、达琼(右二)、达瓦次仁(右一)和指导老师其美多吉在排练后合影。

image.png

逐梦音乐的过程颇为艰难,养家糊口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他们成立了公司,自制藏香和辣椒酱,靠卖货来补贴开销。没有演出的日子里,他们上午售卖产品,下午专心排练,晚上陪伴孩子,生活简单而充实。

2025年10月12日,达瓦次仁(右)和大姨子普布一起在拉萨一处茶馆推销产品。

2025年10月11日,咔哒嘎布盲人乐团在排练。

2025年10月11日,达瓦次仁(右一)与边巴顿珠(左前)、达琼在排练间隙聊天。

2025年10月10日,达瓦次仁在陪大女儿丹增曲音玩耍。

“如果因为眼睛看不到而辜负了生命,将是最大的遗憾。”这是“咔哒嘎布”全体成员一致的信念。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这个盲人乐团渐渐赢得了认可。每年夏天他们都要忙碌三个多月走村串镇巡回演出,音乐动听悠扬,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更让我敬佩的是,他们这些年还在默默做着公益,将藏文书籍“翻译”成盲文,迄今为止已经完成了上百本盲文书籍的转化,帮助藏族视障群体获取知识、学习文化。

2025年10月11日,咔哒嘎布盲人乐团在排练。

2025年10月10日,达瓦次仁在“阅读”盲文书籍。

在乐团里,达瓦次仁也找到了归宿。他不仅能演奏笛子、扬琴,还立志要学会吉他和钢琴。平时他还承担着乐团的外联任务——接洽演出、联系合作、沟通场地,这些他都得心应手。

音乐给予他的,他用音乐传递给更多人。“我们每年坚持下乡演出,其实也是为了用实际行动鼓励像我们一样的人。眼睛看不见没有关系,盲人也能做很多事情。”达瓦次仁说。

2025年10月10日,达瓦次仁在练习吹奏笛子。

除了演绎藏族传统民乐,“咔哒嘎布”还创作了许多融合生命思考的原创歌曲。歌曲《莫气馁》这样写道:“生活的步伐艰难,虽多亏欠和悲伤,但应思生存的价值,请你一定勇敢精勤。”既是献给所有身处困境之人的慰藉,也是他们的自我宣言。

2025年10月10日,达瓦次仁在练习吹奏笛子。

音乐也为达瓦次仁打开了无比辽阔的天地。他说,在演奏时他能“看见”雪山圣湖,“看见”老人牧羊,“看见”孩童嬉戏。音乐也给了他新的梦想:“等以后越来越好了,希望能开一个有音乐特色的幼儿园,我们去教孩子们。”

2025年10月11日,达瓦次仁在练习演奏扬琴。

我曾试图给他种下一颗“摄影的种子”,没想到多年后却开出了“音乐的花朵”。那些本该投射在他眼底的光线,化成一个个音符,汇聚成一支画笔,为他描绘出五彩斑斓的世界。

我开玩笑地问他:“要不要再试着拍一张照片?想拍什么?”

他想了一会儿,害羞地笑了:“要不,拍一下朋琼吧?”

12年前,他“看见”了熟悉的盲童学校。12年后,他“看见”了自己最爱的人。

拼版照片:2025年10月10日,达瓦次仁在用手机拍照(左图);达瓦次仁拍摄的妻子朋琼(右图)。

当我夸他拍得好时,他却平静地说:“以前我还能感受到一些光亮,现在连光都感觉不到了,眼前真的是一片黑暗。”

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他反而安慰我说道:“没事的,世界能看到我。”

来源:新华社
初审:
王晓东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即刻删除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