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宣 > 以水为脉 聆听青春与山河的“双向奔赴”

以水为脉 聆听青春与山河的“双向奔赴”

2025-10-14 21:06:25来源:荔枝新闻中心

image.png

江苏拥江抱海、河湖纵横,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水文化教科书”;而河海大学建校110年的育人历程,则是书写了一部“治水兴邦”的奋斗史诗。10月12日晚,这堂在河海大学举行的大思政课,用一个个现实场景触摸潺潺水脉,用一个个奋斗故事串联家国记忆,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共情与共鸣中坚定理想信念,在触动和感动中锤炼过硬本领。

水利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千秋大业,建校110年来,河海大学累计培养了超30万名水利领域专业人才。校长郑金海深情讲述了“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的传奇佳话,演员侯勇艺术化演绎老校长严恺水利报国故事,展现河海人始终与国家同频共振的使命担当。张建云、钮新强、顾明等知名校友现场分享参与重大水利建设的奋斗感悟,激励学子践行至诚报国初心。

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1978级校友张建云说:“水要抬40多米,靠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上最先进的13级泵站,就好像修了13层的电梯,让长江水一路北上。到目前为止,南水北调工程已经从长江调水800多亿立方米到北方,让北方1.8亿多人喝上了好水。我们可以自豪地讲,中国的跨流域调水技术是世界第一的。”

今年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演员林永健和修渠人及其后代沉浸式再现当年战天斗地的感人故事。一线水利工作者围绕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江豚保护等主题,现场分享护水兴水故事。歌唱家殷秀梅与朗诵艺术家陈铎、演员刘敏涛共同演绎《长江之歌》,礼赞新时代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的生动实践。

烈士张运仁之子、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张买江说:“我是13岁被母亲送上红旗渠,我最难忘的是我们修了10年渠,把渠修好了,把水引回来了,咱们中国人还有什么坎儿不能过去!”

活动现场,一个个生动的分享和感人的故事,让“爱国”有了更鲜活的注脚,也让“奋斗”成为青春最响亮的回答。奥运冠军张雨霏、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结合自身经历,用青春热血的拼搏故事激励年轻学子逐梦新时代。江苏十三市“苏超”球队代表齐聚一堂,展现活力满满的幸福中国、快乐足球。贵州省榕江县委书记徐勃和武警官兵代表马东昇,动情讲述“村超”快速复赛背后的鱼水情深故事。

奥运冠军张雨霏说:“身后有祖国的托举,我们这代年轻人本就该独立前行,把前辈的拼搏精神接过来,把开拓未来的使命扛在肩上。”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九三阅兵战旗方队擎旗手王宸一、参阅代表严鹏飞和艺术工作者再现“刘老庄连”的英雄诗篇,青年学子在高扬的战旗下感悟山河无恙背后的精神丰碑。演员刘昊然结合《南京照相馆》和九三文艺晚会的参演经历,鼓励年轻人用平凡中的坚守和奋斗,汇聚激荡时代的洪流。

河海大学2025级本科生吕钰琦说:“我们内心非常激昂,也让我们前进的方向更有目标。”

河海大学2023级本科生谢淞说:“我当时挺骄傲的,成功的道路上有些经验是共通的,所以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来源:荔枝新闻中心
初审:
王晓东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即刻删除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