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城村“好种子”带来新希望 试验田里长出“高产稻”
金秋时节,丰收的序曲在田野间奏响。对农民而言,丰收不仅是仓廪实、腰包鼓,更是好种子、好方法带来的踏实与希望。在安图县石门镇镜城村,种植户用“好种子”带来丰收的新希望。
选对种子,收成才有保障,镜城村种植户马春红对此感受颇深。4年来,在吉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安图综合试验站专家团队的持续支持下,她的试验田长势一年比一年好。“这个品种春天抗病强、长势旺,秋收时籽粒饱满、出米率高,碎米还少。”在去年试种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她选择了口感更优的“农大香6号”,试种15亩,产量非常不错,预计比普通品种多赚4000元。
“农大香6号”究竟有何优势?吉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安图综合试验站站长张永刚介绍说,“农大香6号”是浓香型小粒品种,品质优、适应性广,平均每穗粒数127.2粒,精米率能达到71.8%,相比其他的试验品种能够增产8%以上。它不仅米质优良、适应性广,市场认可度也高,尤其适合安图这类中熟稻区种植。
良种还须配良法。从选种、施肥到后期营养液管理,每个环节都有吉林农业大学教师远程指导。马春红按照科学方法种植管理,水稻长得健壮,还节约了成本。“从稻种到化肥,再到营养液,全是吉林农大老师一步步指导的,今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她信心满满地说。
试验田,是农业科技的“孵化器”,也是农民增收的“希望田”。良种良法正悄悄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种植模式。这8%的增产,不只是数字的变化,更是科技融入土地的真实见证,让农民种地更有底气,乡村振兴的道路也越走越踏实。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董立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