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变“金叶子” 乡村巧妇织就致富路
在汪清县罗子沟镇三道河子村,女主任王丽春用一双巧手将田间地头常见的玉米叶,编织成造型精美的手工艺品,不仅让这些“生态资源”变身远销外地的“金叶子”,更带动全村乃至周边的妇女实现“家门口”增收,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巾帼标兵”。

三道河子村距汪清县城100公里,种植业、养殖业是全村支柱产业。每到农闲时节,村里壮劳力多外出务工,妇女则留守家中照顾老人孩子,户均收入提升受限。2016年,王丽春当选村妇女主任后,如何帮助妇女增收成了她最牵挂的事。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玉米叶编织工艺,当即嗅到其中的商机:“不起眼的玉米叶是廉价且丰富的本地资源,超过规模化发展也许会走出一条‘编草成金’的创业路。”

从零起步的王丽春,曾面临编织手法生疏、产品样式单一、销售渠道匮乏等多重难题。为攻克难关,她自购专业书籍钻研技法,通过网络学习先进工艺,反复试验改进。从简单的杯垫、小筐,到精致的果盘、创意家居摆件,再到实用的坐垫、凉席,她的作品不断迭代升级。2023年,王丽春成功考取高级工艺师证书,完成了从“门外汉”到“草编专家”的华丽蜕变。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王丽春依托汪清县群英职业培训学校草编讲师的身份,利用空余时间开展免费培训,将玉米叶挑选、晾晒、编织手法、针法等技艺毫无保留传授给学员。为拓宽大家的技艺范围,她主动学习藤条编织技术并融入课程。截至目前,经她培训的学员累计近千人。

今年初,王丽春与培训学校合作搭建销售平台,在电商平台开设线上店铺,将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草编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学员们的作品可自主销售,也能交由店铺代卖。到目前,王丽春的草编产品销售额近万元,村内部分妇女通过销售草编产品也实现千元以上营收。
王丽春带领妇女发展草编产业的实践,是乡村“指尖经济”激活内生动能的缩影,既实现资源化利用,更用技艺赋能妇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力量。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 茂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