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敬信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
初冬时节,珲春市敬信湿地迎来了数万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额雁,上演了“万鸟齐飞”的自然奇观。“今年敬信湿地的白额雁数量远超往年,丹顶鹤、白鹤、白枕鹤等珍稀候鸟也频繁现身。”珲春摄影爱好者李和春说。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五星级休憩站”,每年10月中下旬开始到11月初,从西伯利亚南迁的越冬候鸟便陆续抵达敬信湿地歇脚补给。白额雁是典型的迁徙候鸟,它们会在敬信湿地停留至积雪覆盖食物后继续南迁,最长栖息期可达1个多月。
记者通过李和春的镜头看到,在湖泡连片的敬信湿地,白尾海雕振翅穿云,水鸟蹁跹;白额雁群在秋收后的田埂上集结,它们或低头啄食,或展翅盘旋,时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队列演练飞行,嘹亮的叫声回荡在空中。
“白额雁和豆雁是敬信湿地比较常见的迁徙候鸟,我们近期调查时还发现了白鹤、白枕鹤等珍稀候鸟的身影。目前,敬信湿地已进入候鸟迁徙高峰期,未来1个月内,将有更多雁类、鹭类等候鸟在此停歇,上演‘万鸟齐飞’的自然奇观。”珲春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巡护员刘国庆说。
据了解,珲春市已于10月底启动了秋季迁徙水鸟同步调查工作,翔实记录了迁徙候鸟的种类、数量、栖息地地貌类型等信息,同时,相关人员会及时劝阻、打击干扰鸟类生存的行为,进一步净化鸟类栖息环境。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肇家星/文 本报通讯员 李和春/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