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生态“红利”让村民的腰包鼓了
每年8月末至9月中旬是松茸集中上市的时间。今年,经过20多天的忙碌,龙井市包山人陈乃振共收入5万余元,看着自己的“小账本”,他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陈乃振家住龙井市,2020年,他看中了三合镇生态环境这块“金字招牌”,在三合镇富裕村明东沟承包了15公顷山林,主要以采摘松茸等菌类为主。“去年好一些,大约采了900斤左右,今年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大约采了400斤。这两年,松茸的价格持续走高,市场上供不应求,主要是出口韩国和日本。”陈乃振告诉记者,三合镇被誉为“松茸之乡”,境内的天佛指山国家级松茸保护区更是我国第一个珍贵食用菌类及其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77317公顷。因为生态环境好,这里产的松茸个头大、肉质细、味道浓郁、口感香甜,被大家誉为全国松茸之首。
据了解,松茸是一种纯天然珍稀名贵食用菌类,被誉为“菌中之王”,其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类物质等稀有元素。今年,为了保护好松茸生长环境,实现松茸生态资源的科学可持续利用,龙井市在三合镇设立了“松茸保育区”。此次划定的“松茸保育区”面积为5公顷,由专人履行育茸管护、护林防火等责任和义务,实行科学留种、采收,以保护好松茸自身“菌塘”,提高松茸的产量和质量。
深山寻茸,寻到了财富,也“寻”出了良好生态,下一步,龙井市还将紧紧围绕“小菌子、大产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打响“龙井松茸品牌”,让特色产品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让生态“红利”惠泽更多边疆群众。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许艳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