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人大代表之家“遍地开花”,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代表之家”门常开 人民群众乐开怀
室内布置温馨规整,沙发、桌椅、书架、电视等一应俱全,不时有村民推门而入,或捧起前一天还没读完的书,或拿起遥控器挑选大家喜欢的电视节目……在和龙市东城镇,人大代表之家犹如人民群众温馨的家庭会客厅。
东城镇人大代表之家原本位于光东村旧村部,设施较为简陋,利用率有限。去年,和龙市投入44万元对全市人大代表之家进行了软硬件升级改造,新建成的人大代表之家,选民接待室、培训室等区域功能更加完善,成为了代表和选民常来常往、沟通交流的民情联络点。
这只是我州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0年以来,州人大常委会把加强代表之家、代表工作站建设作为代表发挥联系服务群众作用的有力抓手,组织县市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之家建设,推动全州代表之家固本强基,提档升级,在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建设高标准代表之家391个,切实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形成了“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
“这几年有了人大代表工作站,总能看到人大代表活跃在我们身边,大家的诉求也能随时向上反映,工作站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近日,记者在延吉市建工街道长生社区采访时发现,居民群众对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好感度、信赖度很高。
“人大代表工作站好在哪?”居民群众的话激起了记者的好奇心。
“我们的建议不光有人听,还能被当回事儿,这是最让大家伙儿心里暖和的地方。”在家门口唠家常的居民王丽感慨地说,在延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长生社区财泉小区新铺了水泥路面,在11号楼4单元门前和停车场连接处搭建了5层台阶。路建好了、环境美了,但停车场和楼前道路之间却出现了近一米的落差,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埋下安全隐患。
“不能光要美感不顾安全啊,我思来想去,就到人大代表工作站提了建议,没想到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王丽说,在她提建议当天,驻站的市人大代表、长生社区党委书记南京姬和吉林省钧源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宝忠,就前往现场进行查验,当场研究解决对策。开春以后,王丽看到停车场周围安上了围栏,台阶两侧装上了扶手,高兴得不得了。
人大代表有专业特长和可用资源,如何让“好钢用在刀刃上”,人大代表之家成为了广阔平台和“连心桥梁”。2022年,全州人大代表先后接待选民5836人次,走访群众12579人次,征集群众诉求1214件;各级人大组织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在老旧小区升级改造、推进延边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等方面提出代表建议823件,协助解决群众困难或问题2637项。疫情期间,全州各级人大代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先后参加抗疫人数5413人次,累计捐款捐物折合金额10079万元。
为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让人大代表之家作用最大化,各级人大组织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亮眼成绩——
安图县代表之家设置接待群众“固定岗”、区域代表“轮流岗”、民情“流动哨”,让人大代表与群众沟通零距离;
敦化市设置专职联络员和义务咨询员,在联系群众过程中反响热烈,有效提高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效果;
图们市人大常委会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联系群众工作,让代表履职更有动力,群众反映心声更方便;
……
一个个小平台、一项项好举措,让代表对“家”有了归属感,让“家”也有了生命力。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