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树人之路向“优”行​——2024年延边州教育事业发展回眸

树人之路向“优”行​——2024年延边州教育事业发展回眸

2024-12-26 08:34:51来源:延边新闻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抓好今天的教育,就是抓好延边未来的发展。

今年以来,我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对教育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的研究谋划、统筹协调、推动落实,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普及、更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线:“铸牢”成效更显著

和雅展厅里互动感满满、稻文化展厅“农味儿”十足、中华礼仪教室彰显“礼仪之乡”底蕴、“齐心书屋”犹如浩瀚书海……走进延吉市中央小学校教学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区让人眼前一亮,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各个展厅,不禁令人感叹中华文化在这一方沃土的滋养沁润和传承伟力。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一所百年老校,多年来,延吉市中央小学校尤为注重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红色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五大板块的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师生心中、融入血液、注入灵魂,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延吉市中央小学校是我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全州教育部门聚焦主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建设并命名112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先行校,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抓日常融入。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大中小幼各学段全面开发建设思政课程、学科课程、班团队会主题教育课程等1576个课程,评选推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精品课程108个。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艺术体育和社会实践各环节,广泛开展“一次开学升旗仪式、一次基层宣讲活动、一次主题班队会、一堂思政大课、一次参观活动”等“六个一”活动,其经验做法获得省教育厅认可,在全省教育系统推广。

抓文化环境。把“五有校园”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设置标语、图案、宣传画册等2万余幅(件),建设完成长廊文化、校园景观等300余个,打造“中华一脉、同心筑梦”“匠心逐梦”等主题文化特色品牌100余个,打造京剧、剪纸、陶艺、绢人、书法、国学、非遗工坊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校50所,着力营造校园文化良好育人环境;全州506所学校于今年6月全部达到先行校标准;高标准承办了“吉林省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推进会”。

抓协作共建。建立校际联动机制,全州112所先行校与省内各地区优质学校开展“一对一”结对共建,通过培训交流、参观见学、研学实践、教师互派、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团队共建、远程“双师”课堂等方式,为全省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扩优提质:教育体系更完善

12月18日,我州普通高中核心备课教学联动工作启动实施。消息传来,教师、学生、家长无不倍感振奋。

如何联动?州教育局的答案是:选拔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和延边第二中学18名优秀教师、州教育学院11名教研员,吸纳全州25所普通高中225名优秀一线教师,组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9个核心备课组,以延边第二中学为核心备课教学联动基地学校,开展线上线下联动备课、学生联考监测与分析、名师讲座与示范、线上资源库建设等工作。

为何联动?答案不言自明:探索更加高效、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全州普通高中教育形成“一盘棋”!

群众有所呼,教育有所应。普通高中核心备课教学联动,仅仅是我州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写下的“最优解”之一。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持续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推进4所公办园建设,预计可增加公办学位1000个。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新认定10所普惠性幼儿园,全州普惠性幼儿园达113所。深化学前教育“大园区”管理改革,常态开展主题教研、联合备课、教学展示、经验交流、项目研究等活动,有效提升整体办园水平。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力度,新增1所义务教育学校,新增学位1080个。落实“教育入学一件事”,指导各县(市)优化招生入学流程、精简无需证明。开展学科素养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拓宽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有序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延边第一中学、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安图县第二高级中学累计新增学位400个。深化薄弱高中托管帮扶,围绕教学与管理方法进行深度沟通与交流,办学水平得到整体提升。鼓励各普通高中开展多样化办学实践探索,17所普通高中制定完善体育、音乐、美术等自主招生方案,秋季学期完成自主招生261人。推进延边第一中学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办学,提升“吉大高中延吉分校”办学质量。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优化专业建设,制定延边州《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发展规划(2025—2027年)》,新增无人机操控与维护、跨境电子商务两个专业,2门课程被认定为吉林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加强中职招生、提升教学质量,开展中职学校综合高中班、对口升学班、中高职贯通培养“3+2(3)”衔接项目、“五年一贯制”贯通培养、普通中职专业等多向培养,中职学校毕业专科以上升学率达79.77%。加强跨境电商产教联合体建设,编制“国际商旅”专业群建设规划,举办吉林省电子商务创业论坛暨创业能力提升活动。延边应用技术学院被纳入全国“十四五”高校设置中期调规方案,现已达到本科学校初设标准。

——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送教服务。召开全州特殊教育工作推进会,成立3个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指导5个20万人口以下县(市)成立7个特教班,延吉、珲春、敦化依托特殊教育学校组建“1+N”特殊教育联盟体。

五育并举:学生发展更全面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围绕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我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巩固“双减”工作成效。规范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开展假期托管服务,保障学生课间十分钟,“一校一案”制定具体办法,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健全德育工作体系。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广泛组织“上红课”“唱红歌”“画红画”“观红影”“走红路”等活动,举办“七十五载展宏图·共铸盛世谱华章”延边州中小学师生书法展,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组织“书香伴我成长”读书征文、亲子阅读及现场展演等活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今年,全州共有14名学生、1个学校团体获评吉林省“新时代好少年”。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开展全州中小学生田径、篮球、乒乓球、手球、速度滑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竞赛和训练营,参与学生1800余人次。推进校园足球工作,我州获批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加快发展校园冰雪运动,开展“逐梦冰雪、拥抱未来”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冰雪趣味活动、文化活动、研学活动16万余人次。开展延边州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参与学生3230人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行动,建立中小学生心理档案61691份,建立“一生一策”心理疏导预案778份。完善劳动教育体系,获评省级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课程案例1个、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案例15个。加强家庭教育培训,组织家长参加“润心行动”“延边教育大讲堂”等活动12万余人次。

强基固本:树人工程基础更牢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今年以来,我州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形成重德养德良好风气,健全“立体式”教师队伍培训体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州共有1所学校、3名个人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典型。提升投入保障水平,推进基本建设项目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为30所中小学校建设活力操场,开展“绿美校园”创建活动,111所纳入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全部如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2.1万名学生受益。开展教育重点工作综合督导,做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重点指标达标情况监测,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中小学(幼儿园)食堂“明厨亮灶”率达到100%,开展学校安全检查和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强化校园周边安全环境建设,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护航未成年人茁壮成长。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教育的温度。新的赶考路上,全州教育系统将以笃行不怠、向“优”而行的奋进姿态,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延边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
齐艳红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