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沃野迎春光——“吉粳830”超级稻引领延边农业种植新变革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那么,如何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推动粮食生产实现质的跨越,“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阳春四月,草木萌发,正是农耕好时节。4月16日,记者跟随州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技术专家的脚步,来到龙井市东盛涌镇龙山村龙山专业农场和智新镇龙池专业农场,探寻我省主推的超级稻品种——“吉粳830”在这片沃土上引领的农业种植新变革。
在东盛涌镇龙山村龙山专业农场的育苗大棚内,十几位村民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水稻育苗工作,农场负责人王立臣专注地驾驶着水稻播种机。今年,州农业农村局十分重视“吉粳830”的推广,免费为龙山专业农场发放稻种500公斤。王立臣说,今天是农场第一天进行育苗,此前农场种植的品种老化,产量和品质都有所下降,而“吉粳830”已经推广两年了,去年尝试种植了15公顷,每公顷产量超过8000多公斤,比“吉粳81”增产明显。
同日,智新镇龙池专业农场也启动了“吉粳830”超级稻育苗工作。农场负责人袁云光告诉记者,他共种植水稻32公顷,其中“吉粳830”15公顷。“吉粳830”具有出苗快、抗病抗倒伏、产量稳定、米质好等特点,育苗后四五天出苗,30天—35天就可进行大田插秧。去年,袁云光种植了13公顷“吉粳830”,平均每公顷产量超8000公斤。
据州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金星海介绍,“吉粳830”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常规育种团队历时多年培育的晚熟粳稻品种,今年4月被农业农村部正式认定为超级稻。该品种非常适宜吉林省晚熟稻区种植,尤其契合我州的气候条件。其不仅高产,抗病性也表现突出,苗瘟和叶瘟均为“中抗”,尽管穗瘟和纹枯病为“中感”,但通过配套绿色防控技术,病害发生率显著降低。
“‘吉粳830’品质出色,米粒晶莹饱满,营养高、口感好,食味值高达90.4分,连续获得国际米食味品鉴大会金奖等荣誉。在育苗技术方面,我们提倡浸种催芽,因为这种方式稳定、出苗率高且时间可控。”金星海说。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龙池专业农场采用智能化育苗流水线精准播撒催芽种子,确保了秧苗健壮抗逆。袁云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种植‘吉粳830’每公顷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根本不愁销路。”
“2025年是我州农业现代化的新起点,我们计划年内继续扩大‘吉粳830’种植面积,并通过建设数字化示范园区推动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向97%的目标迈进。”金星海说。目前,我州水稻育苗进度已达35%,预计4月底前完成全部育苗工作。
放眼广袤的延边大地,农机的轰鸣与农人的笑语,正诉说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动人故事。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牛泽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