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激活乡村振兴文化引擎
近年来,图们市凉水镇紧扣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目标,以“农家书屋+”模式为重要纽带,推动传统农家书屋向红色教育阵地、文明乡风讲堂、惠民服务窗口转型,让原本静态的书屋焕发出蓬勃的动态活力,成为群众“抬脚能到、伸手可触”的温馨文化港湾,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农家书屋+红色党建”:筑牢凝心铸魂根基
为充分释放农家书屋在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凉水镇将主题党日活动与农家书屋建设深度融合。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走进农家书屋开展阅读活动、举办读书分享会、讲述红色故事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全镇范围内营造出“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的浓厚良好学习风气。小小的农家书屋已然成为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主阵地之一,切实发挥出传播先进文化的窗口功能以及红色教育“加油站”的积极作用。
“农家书屋+文明实践”:共建共享文明乡风
凉水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农家书屋打造成文明实践活动的核心阵地。在此基础上,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科普宣传、理论宣讲、移风易俗等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群众获取知识、提升自身素质的关键重要场所。通过持续开展各类活动,有力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乡村文明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农家书屋+阵地建设”:健全管理运营保障体系
凉水镇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拓展功能等方面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屋”尽其用、一“屋”多用的多重优势作用。目前,凉水镇每个村的农家书屋在册图书数量均超过1000册,涵盖文化、科技、生活等多个领域多种类型书籍,可同时容纳10余人阅览。书屋全年对外开放,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管理运营与维护工作,全方位满足村民多元化、便利化的文化需求。
凉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始终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农家书屋平台效能。通过组织阅读活动、专业技能培训等形式,不断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持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农家书屋成为群众提升素质的“充电站”、涵养乡风文明的“智慧库”。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