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两所幼儿园成为非遗传承基地
6月13日,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传承基地授牌仪式暨非遗进校园启动仪式在汪清县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展示馆举行。
仪式上,汪清县第一幼儿园和第四幼儿园被设为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传承基地,并向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颁发了非遗传承指导教师聘书。汪清一幼代表分享了在非遗传承中的工作经验。全体人员观看了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宣传片和农乐舞表演。
副县长焦亮表示,成立传承基地,是深化“产教融合、文教协同”的重要举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引入校园能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强化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与传承。传承基地要明确目标任务、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实操能力、提升培训质量,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要强化交流合作,充分学习借鉴先进理念、经验和做法,让更多的群体和地区了解和欣赏汪清象帽舞。要注重创新发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教育和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让文化价值真正转化为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随后,全体人员参观了汪清四幼非遗工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金明春在四幼演播厅作了专题讲座,为大家讲解了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起源发展、历史传承和艺术特点。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王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