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下起宏图——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延边十周年集中采访报道之十四
巍巍长白山,浩浩三江源;十载振兴路,安图万象新。
“长白山第一县”——安图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全面落实省、州发展战略,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心聚力、实干争先,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广袤的大地上铺展开催人奋进的振兴宏图。
世界好水“安图造”
树木参天,林海茫茫。
7月11日,记者随采访团来到长白山统一企业(吉林)矿泉水有限公司,在生产经理孙梁政的引领下穿过重重“关卡”,寻找“隐匿”在苍翠中的水源地。一路上,清爽的山风挟着水汽扑面而来,清澈的溪流叮咚作响、欢快奔流。原生态环境、军事化管理、现代化生产线,让产自这里的每一滴水都格外纯净与甘甜。
好山出好水,好水在安图。
当世界的目光聚焦欧洲阿尔卑斯山、俄罗斯高加索山时,长白山腹地的安图,以106眼矿泉、年涌2亿吨的惊人禀赋强势跻身世界顶级矿泉水“黄金水源地”俱乐部。德国弗莱森研究所认证,其品质超越欧盟标准,锶、偏硅酸含量力压“依云”等国际知名品牌,堪称稀世珍泉。
这水,是自然的厚赐,也是十年精心雕琢的成果。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安图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呵护眼睛一样保护水源——州人大立法护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天然矿泉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落地生根,“一泉一档”精细管理,开采严守“七成红线”;高起点规划193平方公里水源保护区,大手笔建设952公顷矿泉水产业园区,红丰矿泉水小镇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矿泉水小镇,国际矿泉水产业名城“凭水而名、因水而润、依水而壮”。
高标准引来韩国农心、台湾统一、内蒙古伊利等大品牌。各大“巨头”齐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矩阵,14个品牌、45种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农心“白山水”、伊利“伊刻活泉”等品牌斩获ITQI美味三星奖章、蒙特奖特别金奖和世界矿泉水评选大奖等世界级荣誉。
2024年,安图县矿泉水产量48万吨,产值7亿元,上缴税金8500万元,汩汩清泉涌动着县域经济增长的暖流。
目前,康乃尔70万吨矿泉水项目投产在即;天士力、星岛60万吨矿泉水项目加速推进,“百亿级”矿泉水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生态优势转化为“世界好水安图造”的产业胜势,安图县未来的“水世界”将更加波澜壮阔。
山间飞出“黄金蝶”
当汩汩清泉奔涌向前,还有一抹“金色”在安图山乡悄然晕开。
十年前,桑黄还只是长白山深处孕育的野生真菌,因稀有、珍贵,被誉为“森林黄金”。十年后,桑黄已化作“黄金蝶”,“飞”遍安图县新合乡的田间沃野,舞动出一条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
“点菌成金”,离不开返乡创业者安图县新合乡北茶(吉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智。2017年,张德智放弃县城的“铁饭碗”,扎根山沟,硬是把小桑黄做出了大文章。
如今,北茶公司集桑黄的菌种加工、种植管理、产品研发等为一体,种植桑黄11万平方米,年产桑黄子实体20吨、桑黄酒60吨,其产品入选全国“一村一品”并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开发的桑黄啤酒、桑黄饮等特色产品,借力延边大学“延礼”文创品牌打入高校市场,让深山瑰宝身价倍增。
北茶公司的发展壮大,为新合乡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当地党委、政府深谙“抱团取暖”之道,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建起1200平方米的桑黄产业园销售服务站、组建大裕路合作社联合社,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推广;推动北茶公司与延边大学、吉林化工大学深度合作,实现菌种驯化技术全国领先,伊利石桑黄菌技术突破降低坏菌率,中国农科院在此制定行业国标。
从田间菌棚到高校实验室再到文创空间,安图县桑黄产业“活”了,百姓腰包“鼓”了——北茶公司带动6个村集体及合作社共同扩繁桑黄种植,累计发放分红和劳务费用达2000余万元。
桑黄并非安图县特色产业的“一枝独秀”。多年来,安图县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凭借桑黄、人参、黑木耳等特色产品吸引国药肽谷、璟参堂等多家企业入驻,研发参茸丸、黑人参超微粉片、人参面膜等几十个产品,并逐步向多元化转型。建立“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生产基地、省级食用菌种子(苗)繁育基地、中药材(桑黄)标准化生产基地、粮参轮作示范基地等475公顷。建立国药肽谷“RENSHENTAI(人参肽)”系列和“源参”系列等2个“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形成了安图人参、安图黑木耳、安图蓝莓(鲜果)、安图蓝莓(干鲜果)、安图香瓜、安图林蛙、安图林蛙油等7个特色产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安图“长白山人参栽培系统”分别跻身“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第三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今年初,安图县获评“2025年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成为全州唯一的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
截至2024年末,安图县人参、黑木耳、桑黄等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4.1亿元,成为撬动当地绿色发展的强劲引擎。
文旅融合奏响“四季歌”
86%的森林覆盖率,每立方厘米4.5万个负氧离子——安图县坐拥长白山门户的“独家”生态,历来是享誉全国的天然氧吧、避暑胜地,如今更是凭借山水邀约、人文感召,成为游客向往的诗意栖居地,奏响了文旅“四季歌”。
盛夏的二道白河镇奶头山村,青山叠翠、碧水潺潺。一栋栋融合山野气息与现代美学的野奢民宿错落有致,为这幅天然水墨画添上了灵动注脚。
“文旅产业将大批游客送进奶头山村,让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端稳了旅游‘金饭碗’。”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兴边富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立明说,2024年,奶头山村接待游客超45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达到170万元,被评为吉林省5A级景区村。
春赏烂漫山花、夏享清凉避暑、秋观层林尽染、冬玩激情冰雪——一年四季,景随时变,安图的山水不再是静止的风景,而是可游、可玩、可品、可感的生动体验。
近年来,安图县依托长白山核心生态资源、民俗文化底蕴和红色遗址遗迹,积极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格局。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