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洞镇以党建为纲激活基层治理与振兴动能
今年以来,和龙市福洞镇立足实际,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主线,以乡村振兴为统揽,聚焦民生关切,着力强组织、兴产业、优治理、惠民生,有效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与治理效能。
以强基固本锻造治理核心引擎。始终以建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为根本,聚力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打造集服务、议事、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阵地。创新推行“党建+网格”联户治理模式,将全镇4个村、3个社区科学划分为治理网格,将52名党员、19名网格长、58名网格员划分到网格中。组织党员干部、网格长常态化走访联系群众,精准对接需求,办好民生实事,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以产业赋能激活振兴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产业在乡村治理中的支撑作用,紧扣“选准特色产业、培育经营主体、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思路,深挖本地资源禀赋,做强特、优文章,延伸产业链条。采取“长短结合、立体种养”发展策略,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重点打造以延黄牛、黑木耳、森林猪为主导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镇域农业产业提档升级、融合发展,夯实治理物质基础。
以融合共治构建多元协同格局。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民主协商,健全完善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议事规则,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拓宽群众有序参与渠道。创新建立“一站式矛调中心+专业力量+乡贤能人”的多元化解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推行“日排查、周研判、月总结”工作法,努力在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各村(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室等作用,努力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以服务暖心提升善治为民温度。深化“党支部+网格员+志愿者”治理服务模式,实现网格化管理与志愿服务全面融合。组织力量常态化下沉网格、精准摸排隐患、倾听民声诉求、解决急难愁盼,提升服务响应速度与质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整合党员干部、退役军人、返乡青年等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6支,围绕困难帮扶、环境美化、乡风文明等主题开展常态化服务活动,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细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柳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