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和龙:嘱托引领振兴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延边十周年集中采访报道之十五

和龙:嘱托引领振兴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延边十周年集中采访报道之十五

2025-07-22 09:07:00来源:延边新闻网

时间的长河,总在重要节点留下深刻印记;发展的航程,总有灯塔指引破浪前行。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延边视察,走进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稻田间、来到农户炕头上,为这片饱含深情的土地擘画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十年来,和龙市把殷殷嘱托化作奋进力量,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宏伟蓝图渐成生动现实。

一粒米的“金色革命”,端牢饭碗的底气

光东村是镌刻领袖足迹的沃土,也是将思想伟力转化为发展实效的生动课堂。走进吉林艾利特有机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展厅,一袋袋包装精美的大米、一张张荣誉证书,彰显了企业对“粮食也要打出品牌”的忠实践行。“总书记的嘱托,就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吉林艾利特有机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畅感慨地说,这十年,是“和龙大米”品牌价值腾飞的十年,也是农业科技赋能的十年,企业深耕大米智能加工、精深研发,大力推广“鸭泉”稻米品牌,如今企业已从过去的小作坊成长为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的专业有机米业公司。

十年来,和龙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48.5万亩,粮食产量稳步攀升;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搭建品牌推介、产销对接及交流合作新平台,“和龙大米”从地方特产跃升为高端品牌,“平岗”“冷泉”“鸭泉”“吗西达”“头道香”等品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总书记当年关心我们的日子过得好不好。现在,你看这米粒饱满、产业兴旺,村民的日子也和这稻谷一样越来越‘金贵’!”刘畅自豪地说。

一朵桑黄的“绿色奇迹”,点菌成金的智慧

八家子镇是远近闻名的“桑黄小镇”。在恒温恒湿的现代化大棚内,整齐排列的菌椴上,一朵朵形态各异的桑黄散发着独特的药香。这里,演绎着从传统农业向高附加值绿色产业华丽转身的故事。

“以前,谁能想到这林间的‘宝贝疙瘩’能变成致富的‘黄金伞’?”吉林桑黄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桑黄研究院院长刘杰说,为打造桑黄产业高地,企业按照政府引导、科技助力、企业经营、农民参与的运营模式发展桑黄产业,现年产符合中药材标准的桑黄150吨,占全国桑黄产量的75%以上,冻干粉技术更是国内领先。

“桑黄小镇”的奇迹,在于它成功探索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崛起之路。这不仅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更是边疆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推动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和龙市通过打造农村特色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桑黄、林下参、林下灵芝、大米、林蛙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地方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如今,八家子镇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和龙市获评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农村特色产业体系成功点亮了边疆小镇的致富发展新路。

一条水渠的“红色传承”,兴边富民的力量

“拦河筑坝,引水上山岗……”这首激昂的旋律,诉说着一段边疆人民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如今,这条凝聚着“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神的水渠,正滋养着振兴发展的崇善镇上天村。

六十多年前,人们巧妙运用倒虹吸原理将河水引至地处山顶平原的上天村,开辟出高岗上的肥沃稻田。如今,还是那片熟悉的土地,但村民们的生活已焕然一新。近年来,上天村在上级部门的扶持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倒虹吸工程打造为一项独特的观光亮点,建设了元峰水渠展览馆,修建了景观栈道和民宿设施,并积极探索农村电商、大酱加工等多元化产业链群,村民收入逐年提高。

上天村的蝶变,生动体现了和龙市推进边境村建设的成效:10个边境村均由省级部门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并由省州市协同包保,招录专干、公益岗等239名人才;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从2023年的86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113.97万元,增长32.5%;深化浙吉对口合作、推进“民营企业进边疆·吉林行”活动,为边境村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入推动“百村示范、千村美丽”工程,开展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危旧房屋改造、供水污水配套、“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光东村的“科技米”、八家子镇的“生态金”、上天村的“精神渠”,串联起和龙市十年发展的主线。这十年,是和龙市各族人民感恩奋进、不负重托的十年,是铸魂聚力、团结兴边的十年,是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的十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和龙市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谱写“红太阳照边疆”的崭新篇章。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栋辉/文 陈延龙/图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
齐艳红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