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绿美城市建设的决定(2025年7月24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绿美城市建设的决定(2025年7月24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25-07-25 08:40:00来源:

为全面落实州委关于“绿美延吉”行动部署,助力巩固、拓展、护航“绿美延吉”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我州各县(市)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绿美延边,现就全面推进绿美城市建设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与丰富内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美延吉”行动为引领,聚焦州委关于“提升城市品质,扮靓城市颜值,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幸福之城”主题,把推进全州绿美城市建设作为展示延边风采、提升美誉指数的重要载体,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积蓄发展动力的重大举措,作为改善人居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由之路,以实施绿网、路网、水网、管网重点项目为支撑,以建设文旅新地标、打造文旅新业态、激活文旅新动能为关键,以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制度化为保障,以建设全域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坚持高水平规划设计、系统性谋划推进、专业化种植管护,打造“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类型丰富、幸福宜居”的绿美城市,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高品质生态赋能延边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

二、科学规划具有地域特色的绿美城市空间。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推进,充分发挥“多规合一”优势,合理安排绿化用地,激活城市“绿点”,重塑城市“绿线”,连接城市“绿环”,扩大城市“绿面”,全域推进绿化美化提质增效。全面优化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按照“整体有形、节点有韵、沿途成景”的标准,科学规划建设公园、广场、绿道等生态活动空间,全方位抓好绿美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严格执行城市“绿线”制度,明确划定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将城市“绿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严格控制建筑密度,严格保护重点公园、古树名木等生态资源,将河岸、山坡、城市主干道等地带作为“绿线”管理重点,鼓励实施符合建筑结构安全标准的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阳台绿化,进一步拓展城市绿化空间。

三、系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结合城市更新行动,以提升安全韧性和服务效能为核心,推动城市绿化美化与路网、水网、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谋划、整体包装,大力实施城市燃气、供热老化管道和设施更新改造,筑牢城市安全运行底线。加快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消除雨污合流制管网,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持续优化路网结构,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形成完整路网。加强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系统建设。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更新改造小区“水电气暖”等老化管线管道,完善小区配套设施,推动完整社区建设,实现居住环境与基础设施功能双提升。

四、加快实施山水城交融的绿美精品工程。以城市道路、游园广场、市政设施、水利工程等为载体,建设标志性精品绿美景观,全方位提升绿化档次和质量。构建“乔灌草花”多层级绿化结构,优先选用抗逆性强、养护成本低、生态效益高的乡土树种,打造“一街一景”、“一路一特色”的街景空间。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融入其中,打造具有浓郁文化内涵的特色街路、民俗游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利用边角地、闲置地建设小型绿地、街心花园,增加市民就近休闲空间。结合水系治理,建设河岸绿道,提升水岸绿化品质,打造“水绿交融”的生态廊道。

五、有序推进绿美街区和绿美社区建设。聚焦“绿美街区”、“绿美社区”建设,以街道、社区为单元,依托老旧小区、老旧街区改造,充分挖掘街道社区空闲地、废弃地、边角地等绿化空间资源,采取微改造方式,做到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裸土覆绿、留白增绿,增加更多社区公共绿化活动空间。切实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作用,严格落实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绿化美化责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活恬美的绿美街区,实现绿量与绿化效果的有机统一。

六、精心打造一批近悦远来的文旅场景。坚持宜居、宜业、宜游统筹谋划,推动绿美城市建设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精心打造更多具有辨识度的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玩法和生态文化品牌。依托城市绿美景观,布局文旅项目,开发“绿美+文旅”、“绿美+康养”、“绿美+研学”等新业态。深度挖掘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打造“民俗生态文化之旅”特色线路。坚持差异化定位,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大力传承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修缮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利用文化遗产打造底蕴深厚的文化商业街区,充分展示延边形象、讲好延边故事。

七、统筹推进绿美城市建设与生态治理协同发展。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城市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管护力度,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建立古树名木保护机制,开展古树名木资源监测调查,实施“一树一策”保护措施。推进废弃矿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采用“自然恢复+人工辅助”方式,恢复植被和生态功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鸟类、昆虫等野生动物栖息地,构建城市生态链。严格管控城市周边山林、河流、湿地等生态敏感区,禁止非法占用和破坏,筑牢城市生态屏障。

八、着力提升绿美城市管理水平。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坚持“里子”、“面子”一起抓,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使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智慧化转型。明确县(市)、街道(镇)、社区和职能部门单位管理责任,有效发挥“网格员”作用,实现绿化养护、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全覆盖。加强绿化养护管理,严格执行园林绿化养护质量标准,做好树木灌溉与施肥、修剪与整形、病虫害防治、设施维护等工作,提升绿化品质和景观效果。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违规行为整治力度,加强公共绿地、环境卫生、停车秩序等方面管理,重点解决“脏乱差”问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九、广泛凝聚绿美城市建设合力。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组织领导机制。州、县(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动员发挥好人大代表的表率作用,结合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监督工作,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有效监督形式,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绿美城市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好各部门职能分工,进一步完善绿美城市建设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的长效机制。要规范和严格落实财政资金统筹制度,与“地标冠名”等市场化建设方式相结合,引导加大项目建设投入力度,推动建立多元化稳定合规的绿美城市建设资金保障渠道。各级监察委员会要紧盯绿美城市建设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强化监督问责、正风肃纪,为绿美城市建设营造良好风气。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依法惩治破坏绿美城市建设的违法犯罪活动。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应主动承担起绿美城市建设的社会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绿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十、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来源:
初审:
齐艳红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即刻删除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