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办案解民忧 司法为民显担当
“赔偿款到位了,幸亏有您帮忙调解,谢谢法官。”近日,当事人金女士在拿到赔偿款后,对法官表达感激之情。这温暖的一幕,源于延吉市人民法院快速办结的一起因骑手肇事引发的侵权案件,彰显了司法为民的速度与温度。
据了解,金女士在延吉市区某路口正常行走时,被一名外卖骑手驾驶的电动自行车撞倒,导致身体多处受伤,随即被送往医院治疗,产生了医疗费、护理费等多项费用。期间,金女士正面临出国行程,眼看距离预定的出国日期仅剩几天,她需要尽快解决纠纷获得赔偿。为此,焦急万分的金女士向延吉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希望通过法律途径尽快解决问题。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了解到金女士的特殊情况,立即调阅卷宗材料,仔细梳理案件事实、事故责任。金女士的各项损失均有医院诊断证明、费用票据等证据支撑,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赔偿金额的核算与支付时间上。考虑到金女士出行时间紧迫,承办法官决定以“调解优先、快速化解”为原则,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为当事人解决问题。承办法官分别与金女士、骑手及骑手所属平台的管理部门取得联系,耐心倾听金女士的诉求并进行释法明理;同时与骑手及其所属平台的管理部门沟通,明确其在事故赔偿中的责任与协调义务,推动平台介入纠纷,加速解决进程。
在充分听取双方诉求的基础上,承办法官抓住争议焦点,详细解释了相关法律规定中关于赔偿的范围与标准。经过多次电话沟通与释法明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方案形成后,承办法官持续跟进赔偿款支付进度,最终,肇事方于约定时间内将赔偿款一次性足额支付至金女士账户。拿到赔偿款的那一刻,金女士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如期踏上行程。
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一直以来,延吉市人民法院着力解决当事人的急难愁盼,以“马上就办”的效率、“办就办好”的担当,让司法工作既有雷霆手段的“力度”,也有法理相融的“温度”,更有高效兑现的“速度”,让案件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与力量。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