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服务“暖度”守护旅游“热度”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图们市各景区景点迎来客流高峰,日光山景区内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为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游客需求的每一个瞬间,图们市公安局红光边境派出所在日光山景区设立警务室,从寻回遗失物品到指引游览路线,从救助突发不适游客到宣传边境政策,这个小小的警务室既是守护平安的“岗哨”,更是服务游客的“暖心驿站”,让每位游客都能感受到跨越山海的温馨关怀。
一刻钟找回“旅途记忆”方寸间彰显“警务+服务”温度
“警察同志,我的手机不见了!里面有好多张旅行照片和重要信息。”近日,游客张先生焦急地冲进日光山警务室求助。“您别急,慢慢说,刚才都去过哪些地方?”民警娄硕一边安抚其情绪,一边迅速调取周边监控,沿着张先生的行走路线逐段排查。不到一刻钟,便在一处石阶缝隙中找到了滑落的手机。“本以为景区人多难找,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找回了‘旅途记忆’,太靠谱了!”拿到手机的张先生连连道谢。
对民警而言,找手机、寻行李是日常工作,但对游客来说却是旅途里的“头等大事”。每一次“失而复得”的背后,都是警务室民警对游客的悉心守护。日光山警务室创新推行“警务+服务”工作模式,将警力前置到景区一线,延伸安全防护触角。自6月入夏以来,该警务室已接处失物寻人警情30余起,帮助游客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及时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用实际行动展现“景警一体”的崭新形象,擦亮“文旅警务”的平安底色,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个性化提供“实时导航” 旅游区融入“指路+指南”服务
“同志,请问去观景台该走哪条路?”游客王女士来到警务室询问路线。“您从这里直走约 200米后左转……”民警钟尧详细指引方向,同时特意提醒:“观景台靠近边境线,记得不要跨越护栏,拍照时也请勿拍摄境外设施。”随后递上一份《边境政策法规宣传册》,手册用漫画和通俗语言标注了“禁止擅自进入边境管控区”等注意事项。“原来边境旅游还有这些讲究,这手册太实用了!”王女士认真翻看后,对民警的细心点赞。
每日前来问路的游客络绎不绝,民警们早已将景区周边设施、路线熟记于心,更巧妙地将边境政策法规融入行程指引中,让游客在规划路线时便将“安全”与“规矩”铭记在心。警务室探索形成“1+2+2”(民警+辅警+护边员)勤务工作法,采取“车巡+步巡”立体巡防模式,全面提升景区见警率和管事率。截至目前,已日均服务游客300余人次,制止“黑飞”无人机等安全事项800余起,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通过LED屏滚动播放边境法规1000余小时,用细致服务打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诠释边境线上的最美“警”色。
烈日下的“清凉救助” 避风港筑牢“帮扶+防护”屏障
炎炎夏日,正午的日光山热浪蒸腾,紫外线灼人。“同志,快帮帮忙!我家孩子好像中暑了。”游客李女士抱着面色苍白的孩子冲进警务室求助。民警立即将孩子扶至装有空调的休息室,递上藿香正气水和冰镇矿泉水。“入伏后天气热,走路别太急,每隔一段时间就到阴凉处歇会儿。”民警一边观察孩子的状态,一边安抚家属。十几分钟后,孩子症状缓解,脸色逐渐红润。“幸亏有你们及时救助,真是太感谢了!”李女士感激地说。
从常备防暑药品、急救包,到随时关注游客身体状况,日光山警务室成为游客的“临时避风港”。夏日里民警的及时援手,比山间凉风更能驱散暑气,让旅途多了份踏实。警务室还立足边境实际,创新构建“警景联动、全域覆盖、快速响应”工作机制,联合图们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市公安局搭建信息互通平台,实时掌握客流变化与安全隐患,为游客安全筑牢“防护网”。从防范诈骗的殷殷叮嘱到紧急救助的迅速行动,日光山警务室用忠诚与坚守为八方游客保驾护航,让服务更有温度,守护更有力度。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