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峰边境检查站让G331国道上升起炽热的“国门温度”——在55号界碑旁,书写忠诚与担当
当长白山云雾漫过2691米的白云峰时,微熹的晨光悄然爬过“中国最美公路”G331国道安图段的路牌,照亮了安图边境管理大队双目峰边境检查站。
“非常感谢您的配合,前面弯路多,您多加小心,一定注意安全……”7月10日,双目峰边检站警长陈小亮对一辆货车例行查缉后,暖心叮嘱道。司机师傅连连点头,隔着窗子向他竖起大拇指,让这位一直以来将温暖送给过往群众的老兵心头一热。
双目峰边境检查站,海拔1532米,是吉林省海拔最高的边境检查站,距长白山北景区山门20公里,离安图县二道白河镇近60公里。检查站周围,是广袤的无人区,被原始森林环绕,不通班车、不通邮、不见人迹,全站几十名移民管理警察在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中守卫着祖国的55号界碑。
然而,当长白山和被誉为“中国北境公路之王”的G331国道发生叠加效应后,安图段日均车流量在过去三年间猛然翻了四番。
“查缉要密不透风,通行要分秒必争,服务要暖到心上。” 双目峰边检站站长吴立斌站在长白山天池以东18公里的执勤卡点,盯着显示屏里长龙般的车队,为全体民警加油鼓劲,也下了死命令:“干!势必要啃下这根‘硬骨头’!”
既要提升查缉效率,又要提升服务质量,如何将“两难”变成“双赢”?这支平均年龄36岁的年轻“国门卫士”队伍从数以十万计的通行数据里“炼”出了车辆通行快速查验法,通行效率提高百分之五十。
“关卡不该长着‘冷面孔’。”双目峰边检站党支部在反复研究中明确了这一点:执勤卡点不能只是单一查缉,更应该多为过往群众做些实事。
改变发生在一念之间。双目峰边检站执勤卡点变成了便民服务岗、旅游问询岗、法规宣传岗、应急处突岗……多岗合一,终极目的是将“服务”二字贯彻到底。
打那时起,一幕幕动人场景和暖心故事不断上演:一根牵引绳拽出了一辆辆困在雪中的车辆,拽回的还有游客们继续踏雪前行的好心情;民警手绘的旅游攻略图上标注着哪道弯更安全、哪处景更惊艳,被驴友传成“雪山秘籍”;漫画版边境条例成了“儿童读物”,引导着“小手牵大手”,牢记“不能越界”的规则;应急药箱里的各种药品让很多人在寒冷中找回温暖,也记住了长白山下人们的淳朴、善良与热情……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驾车行驶到G331国道安图段时,都会感受到双目峰边检站暖到心坎的服务。这里已经不仅是筛查影响治安不利因素的“过滤器”,更是过往游客歇脚的“温暖驿站”。
风吹醒万物,阳光沐透山河。在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7摄氏度的双目峰,温暖在悄然传递和流转:民警给轮胎补气的气泵,换来司机塞给的暖贴;窗口主动询问的那句“需要加点热水吗”,换来“延边真是个好地方”的由衷感叹;乘巡逻车抵达目的地的远方游客,将自己在路上被民警“捡到”的奇遇讲给其他游客听,幸运和感动引来更多类似的故事,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G331国道安图段的每一公里,都有雪山云海作笺,更有永不降温的赤诚作笔,这些守卫着55号界碑的年轻民警们正用另一种方式重新定义“最美公路”,让每道车流都载着被守护的安心,奔向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