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破圈”带动产业“扩圈”——2025延边朝鲜族泡菜文化节暨新电商直播节侧记
泡菜,是延边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佐餐副食,甜辣鲜香的清爽口感中,承载了长白山脉和图们江水的滋养与润泽,凝聚着世代心手相传的生活智慧,饱含着匠人“一坛一韵”的坚守与创新。
8月17日,延吉市阿里郎足球广场热闹非凡,2025延边朝鲜族泡菜文化节暨新电商直播节精彩开幕。这场以“守艺与创新共舞、舌尖与云端共鸣”为主题的美食盛会,推动着延边泡菜以文化“破圈”之势带动产业“扩圈”发展。
2014年,朝鲜族泡菜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该项目的第四代传承人,金松月制作泡菜已有40余年。活动开幕式上,金松月与女儿、外孙同台,向观众介绍延边朝鲜族泡菜技艺的精髓,并与新一代传承人共同演绎泡菜的制作过程。脆嫩多汁的黄心白菜,经初渍、手工涂抹酱料、窖藏发酵等工序,在时间沉淀中幻化成口感丰富、令人口舌生津的美味。这延续民族味道的“老手艺”,在老、青、幼三代的薪火相传中,成为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第一次亲自动手涂抹辣白菜,孩子的参与感、体验感非常强。”来自北京的游客范女士带着儿子到延吉旅行,惊喜“邂逅”延边朝鲜族泡菜文化节,其中的千人腌制辣白菜体验品鉴活动,让她和孩子在沉浸式参与中解锁延边的美食密码,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魅力。延边朝鲜族泡菜百米长桌宴上,无论是凉食的脆爽,还是加热后的鲜香,都让人忍不住想再多夹一筷子。“没想到延边的泡菜种类多达几十种,即便只是辣白菜,不同的做法和搭配也能呈现出别样的风味。”范女士发出感叹。
延边朝鲜族泡菜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更成为延边特色产业和美食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延边的泡菜产业蓬勃发展,从家庭餐桌走向规模化生产,从地方特色产品升级为全国知名地理标志产品,这份“小泡菜”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的“大引擎”。
在延吉市阿里郎足球广场中心,24个展位集中展销延边各知名品牌推出的系列泡菜产品,“苹果梨辣白菜”“酸甜黄瓜”“酱茄子干辣椒”等爆品,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走进全国千家万户。延边金刚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东北最大的泡菜企业之一,产品种类百余种,年产量1.5万吨。“此次活动不仅为延边泡菜企业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更是一次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良好契机。”该公司董事长赵云卓表示,期待能够与更多电商平台、渠道伙伴、MCN机构、物流企业以及其他泡菜企业开展深入交流、紧密合作,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融入新发展格局,让延边泡菜乘着电商的东风,香飘万里、誉满神州。
“我们的辣白菜是乳酸菌地窖瓦缸发酵,发酵后的辣白菜可做泡菜饼、泡菜汤、辣白菜炒饭等家常美食,口感更佳。”活动当天,延边广播电视台“延边优选”账号在抖音平台开启朝鲜族泡菜文化节专场直播带货,主持人用汉语和朝鲜语“双语”介绍延边泡菜的风味特点和日常做法,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纷纷下单。
“延边优选”直播带货是我州多点位联动推动泡菜在云端热销的缩影。近年来,我州深化“美食+电商”融合发展,持续优化线上销售网络,推动延边朝鲜族泡菜等特色美食借电商之力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延边朝鲜族崔奶奶商贸有限公司深耕电商领域多年,目前已在抖音、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多家电商平台销售延边特色食品,并与“东方甄选”“与辉同行”等头部主播深度合作,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日前,崔奶奶电商产业园竣工,将通过智能云仓实现高效存储与配送,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为泡菜产业电商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服务保障。
从一“节”而窥一“圈”,当下的延边泡菜,其产业链、品牌链、供应链愈发紧密相连、充满活力。延边正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大力推动泡菜产业在流量浪潮中,发酵出更醇厚的时代之味,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