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护佑生命——记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教授车成日
以手术刀为笔,以无影灯为光,这是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教授车成日从医生涯的生动注脚。从医30余年,他始终以“模范共产党员”与“优秀医生”的双重标准严格自勉,凭借精湛医术、高尚医德与强烈使命感,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无数患者点亮生命延续的希望。
1987年,车成日从延边医学院毕业后,来到延边医院胸外科工作。刚工作的他就表现不俗,不仅学习能力突出、操作精准利落,更以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扎实过硬的胸外科专业知识,赢得患者的信赖与同事的认可。
“医生的工作就是用精湛的技术治病救人,技术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要想更好地救治病人,就要有本领,就要一辈子不断地学习。”车成日从未停止对知识和技术的追求。为精进医术,他先后前往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进修,汲取国内顶尖胸外科诊疗经验;1996年,他以总住院医师身份赴韩国忠北大学医院胸外科深造,深耕专业领域,并于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
学成归国后,车成日在州内率先开展了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自发性气胸)、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胸腔镜下肺肿瘤局部切除术、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等多项微创手术。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填补了延边医院胸腔镜微创外科的空白,更推动医院成为吉林省较早独立开展各类胸部肿瘤胸腔镜微创手术的医疗机构之一。从此,延边州的肿瘤患者无需远赴外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的微创诊疗服务,极大减轻了治疗痛苦、提升了生存质量。
如今,车成日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肺结节)、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重症肌无力)等领域具有较深的造诣。他还先后主持完成7项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在SCI期刊、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凭借过硬的专业实力成为州内外知名的胸外科专家,吸引众多患者慕名前来求医。
今年58岁的延吉市民张先生患有肺结核多年,一直使用药物治疗。今年3月份,他突然出现咯血症状,有时甚至大量咯血,严重影响进食,短短几天便消瘦明显、体重骤降。在家人陪同下,张先生多次赴外地求医均无果,最终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延边医院胸外科。看着无法进食、骨瘦如柴的张先生,车成日立即为其安排详细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结核空洞伴呼吸功能障碍——若不及时手术,随时面临生命危险。情况紧急,车成日第一时间上报医院医务处,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反复研讨后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治疗方案。经过周密筹备,他亲自主刀为张先生实施右肺上叶切除术。术后,张先生恢复顺利,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饮食逐步恢复正常,体重也稳步回升。康复后,张先生紧握车成日的手感激道:“是车教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除了胸部肿瘤诊疗,车成日还关注到一类易被忽视的患者群体——多汗症患者。皮肤上的汗腺如同“天然空调器”,通过分泌汗液调节体温、更新水分、促进新陈代谢。但当汗腺分泌异常亢进时,双手、头面、腋窝会出现严重多汗,医学上称之为“手汗症”“头面多汗症”或“腋汗症”,给患者日常生活与社交带来极大困扰。
“过去,很多患者不知道原发性多汗症能根治,尝试过针灸、药浴、涂抹药膏等方法,却往往收效甚微。”车成日介绍,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的发展,胸腔镜下双侧交感神经链离断术为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手术可在术后即刻消除手脚多汗症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无需放置胸腔引流管、皮肤用医用粘合胶粘合无需拆线、伤口不留疤痕等优势。2002年,车成日在省内率先开展该手术,截至目前成功治愈数百名多汗症患者,帮他们摆脱了多年的困扰。
三十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多年来,车成日救治了一个又一个患者,也获得了无数的赞扬与感谢,但他始终如一地精研医术、热忱服务,用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一位医者对生命恒久的热爱。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秦 羽